客服热线:

合理审视机器换人 对科技说“不”只会加剧岗位流失

2017-04-02 09:16 浏览:762 来源:新浪科技   

奥托称:“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的劳动力市场拥有非常旺盛的需求。这些人继续获得更优厚的待遇。而那些只有大学以下文凭的人所能获得的机会却大幅减少。贸易虽然是一个因素,但自动化的影响更大。在过去几年的不平等加剧趋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现象,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的收入和财富不断减少。”

对拥有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4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教育背景的人的需求不断提高,超过了受过更高等教育的人。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对自动化态度的分歧。人们普遍认为生产力提高和成本降低会创造更多就业。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上生产线,将会出现我们未曾预见到的新岗位,进而为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但与某些门槛较低的制造业岗位不同,企业在填补需要大学文凭或者至少具备专业技能的岗位时经常遭遇困难。随着制造业岗位的性质发生变化,分歧也会发生改变。

多勒指出,奖励忠诚员工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究竟有多少企业愿意承担培训所需员工的财务成本呢?即便这么做,这种培训又能带来多少回报?拉里·萨默斯对此持怀疑态度。萨默斯曾出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现在是哈佛大学教授。他曾撰写文章《机器人正在伤害中产阶级员工》。萨默斯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我确信STEM教育程度高是件好事,但我怀疑它能否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成为一剂万能药。如果STEM人才短缺,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就不会就职于工程学以外的领域,所有相关行业都会面临更大的薪酬压力。”

近岸外包

历史上的先例有助于我们审视当前的状况。在2015年撰写的文章《怎么还有那么多工作?工厂自动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奥托引用了1961年《时代》杂志刊登的一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章,标题为“自动化型失业”。文章作者这样写道:“过去,新产业雇用的员工远远超过他们造成的失业,但现在的很多新产业并非如此……目前,新产业为非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而自动化吞噬的正是这两类人的工作。”

这篇文章可能早发表了半个世纪,又或者美国的天才们能够找到一条自我修正的新途径。虽然制造业岗位正被无情吞噬,但我们对这种寻找仍抱有希望。美国机器人公司Redwood Software的高管尼尔·金森对TechCrunch表示:“很多报道都在散布谣言,声称就业岗位将在2020年消失。但实际情况却是,2020年将出现一系列我们今天听都没听过的岗位,而我的孩子很可能在未来从事这些岗位。任何巨大的科技进步都会促成这种趋势,不管是已在路上的农业自动化,还是又一场工业革命。我们将看到推出新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推动增长和扩大就业。”

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和Redwood公司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对近期相关经济研究进行评估后发现,机器人和自动化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近岸外包——让制造业靠近产品输入地的用户群——或许能带来一线希望。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莉塔·冈瑟·麦格拉斯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日本海啸等自然灾害能够摧毁一个多元化不够充分的供应链,让系统冗余能力和多点加工制造能力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正如我们看到的,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不断进步,人员成本降低。与所创造的总价值相比,人员成本根本不值一提。这让离岸外包经济的吸引力再度降低。”

在让这个梦想变成现实过程中,自动化和机器人能够扮演重要角色。科技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甚至能够让美国国内制造业的成本具有竞争力。美国AlixPartners公司1月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10年前,离岸外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而易见。现在,确定制造业资产战略分布是一个复杂而高风险的过程。”毫无疑问,自动化是关键要素之一。根据这项研究,三分之二的受调者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大力投资机器人和自动化。投资的理由非常充分:机器人和自动化能够让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强质量控制和提高产量。当然,即使能够帮助制造业回归美国,近岸外包注定无法成为近期国内制造业岗位流失的一个通用解决方案。萨默斯表示:“随着美国企业用技术取代员工,降低劳动力成本,我认为我们将看到制造业‘回岸’。但这无助于大幅改善就业状况。”

如果自动化能够促成制造业回归美国,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自动化仍会取代那些一度为人类独享的岗位。但自动化行业的很多人指出,各行业对机器人技术的态度将发生改变。协作型机器人被视为各行业的一个强劲增长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让机器从事“3D工作”,人类员工负责人类更擅长的工作。帕里斯指出:“在采用机器人技术前,我们应尝试研制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自主机器人。”现在,很多机器人采用远程遥控,从而创造了新岗位。

协作型机器人往往更实惠,安全性也超过全自主式机器人。在研发协作型机器人的道路上,亚马逊已经行进了一段时间。至少从收购Kiva Systems公司那一天起,亚马逊就开始将目光投向这种机器人。Kiva研制的机器人负责在亚马逊的巨型仓储配送中心运送包裹。亚马逊女发言人在2015年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看到软件、机器学习、计算机算法和员工之间实现和谐。员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你没有优秀员工参与其中并与技术互动,技术就变得毫无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融资3千万 东大海归造机器人开发幼儿大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