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趋势在历史上有过先例。科技对劳动力产生巨大影响至少可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一系列岗位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所能获得的岗位类型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上个世纪之交,美国有41%的岗位由农业或者相关行业提供。一个世纪后,这一比例锐减到1.9%。采用新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短期岗位流失改变了历史上某些行业的面貌,但工作方式的进化并没有导致大规模失业,反而促成了巨大变革。套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格言,时代的发展变化确实会关闭一些门,但同时也会打开很多窗。
一家大型科技企业的代表指出,完全被自动化取代的岗位就只有一个。波士顿大学2015年末公布的一项研究也持这种观点。论文作者詹姆斯·贝森这样写道:“科技很少会完全消灭一个重要的岗位。很多职业的消亡归结于一系列原因。多数情况下,对某种职业或服务的需求减少(例如寄宿公寓管理员);某些情况下,技术过时也会导致相关职业的需求减少(例如报务员)。自动化并不是这种情况。自动化成为某个职业需求减少和消失的重要因素的实例只有一个,那就是电梯操作员。”如果你工作或生活的楼层在三层以上,你可能会向可怜的电梯操作员倾诉。1950年前后,电梯操作员的数量达到峰值,当时的美国人口普查共登记了9.7万名电梯操作员。现在,这个职业基本上不复存在。
自动化的捍卫者指出,假设岗位自动化已经并且将继续导致某些岗位流失——至少在短期内如此——很多最终被取代的将是那些“没有人真正愿意从事的岗位”或者雇主很难招到人的岗位。先进自动化产业协会的鲍勃·多勒表示:“自动化可能让雇员失去从事我们所说的‘3D工作’的机会,即枯燥、肮脏或者危险工作(“枯燥”、“肮脏”和“危险”的英文首字母均为D)。但同时也有望让他们获得其他岗位,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
帕里斯也引用了“3D工作”这个说法,同时还特别提到了用于在白令海燃烧钻探中产生的易燃气体的火炬塔。“由于竖在海上,火炬塔暴露在环境中。你必须让人爬上去,查看是否生锈和腐蚀。谁愿意干这份差事?它非常枯燥、肮脏和危险。这是一个大问题。”
2月,TechCrunch编辑希特造访工业机器人抓手制造商Soft Robotics的马萨诸塞州办事处,与首席执行官卡尔·瓦瑟探讨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力的话题。瓦瑟表示:“包装行业存在劳动力短缺。我们与那些无法为工厂招到足够工人的公司合作。很多公司的临时工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对培训、质量等等挑战充满担忧。我们希望做到的是,让在40摄氏度高温的仓库里给生面团打包装的工作实现自动化。这不是一份好差事,临时工的流动非常频繁。”
短期VS长期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大卫·奥托认为,自动化会取代那些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真正愿意从事的岗位。虽然技术取代的绝大多数岗位并不十分吸引人,但仍有人从事,为的就是一份温饱。奥托说:“我不认为自动化意味着工作的终结,但确实会在岗位分配方面造成严重后果,我对此非常担忧。我认为,如果没有专业技能,那么教育程度低,或者没上过大学的工人将越来越难谋到一份好工作。”
虽然奥托的观点并不像他的某些同行那么可怕,但越来越多的专业岗位依赖机器,导致机器成为贫困差距不断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失业率攀升导致工人很难或者无法接受更高教育和培训,而这恰恰是他们摆脱贫困所必需的。二者共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奥托说:“我认为自动化对工作结构、技能回报和时间利用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不认为自动化已经导致大规模失业,也不认为未来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它让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所能获得的机会大幅减少。在我看来,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甚至政治后果。”
经济学家的传统观点认为,虽然自动化会在短期内造成一定的岗位流失,但随着时间推移,自动化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抵消流失的岗位。这种观点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出现的一些先例,例如农业。某些情况下,自动化提高了生产力和利润率,让企业拥有更多资金,允许他们扩大规模和招聘人数。这可能是导致这种观点的原因所在。
多勒指出:“很多中等规模的公司在使用机器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人类员工,他们看到了员工的价值,尤其是那些为公司效力多年的老员工。引入机器人往往会引发担忧,但我认为一旦人们意识到,机器人是企业的好帮手,他们便会欣然接纳它们,甚至会给机器人起名字。”
这是一幅美妙的景象,但同时也暗藏警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即使对员工最友好的公司也无法为所有雇员找到新岗位。多勒指出,工厂虽然提供不同以往的新岗位——与机器人共事——但大部分需要某些专业技能,即使不要求拥有工程学位。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