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工业4.0时代考生如何选择专业?

2016-06-11 13:38 浏览:561 来源:网易科技   
核心摘要:如果时间可以倒退几年,让我们用一种“马后炮”的眼光看“如何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计算机科学无疑是理工科生们当年最佳的选择。码农虽然起薪高,但这两年薪资增幅被CE和EE的工程师赶超。
 
       如果时间可以倒退几年,让我们用一种“马后炮”的眼光看“如何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计算机科学(CS)无疑是理工科生们当年最佳的选择。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和国家积极鼓励互联网创业的大环境下,“码农”虽然有工作压力大、强度高等种种遗憾,但在薪资待遇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却是今天其他类专业毕业生望尘莫及的。
 
  虽说小编此刻也并不敢预测:“互联网创业热”在经历几年的狂欢后就此已步入降温通道。但纵观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加紧布局“工业4.0”的现实——于本周刚刚结束高考并马上要面对专业选择的同学们,你们是否要继续追逐“互联网+”红利,还是应提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准备,则是眼下不得不去认真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期《易评》便特别围绕“工业4.0”这个话题,就未来新趋势可能对各项专业造成的就业影响做些粗浅分析,以供有需者参考。
 
  注:小编虽然兼职小编,但本职为美国某制造公司首席工程师,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有多年从业经验。透露此信息并非要标榜自己,只是想表达一种态度:网易科技的小编不会不负责任地在原创内容中留下未经考证和可能误人子弟的信息。当然,本文内容也只限于小编在美国中小型制造业的见闻和实际经验,而像通用汽车、波音这类大规模机器人生产流水线的实际情况则很可能会与小编的认识有所不同。本文内容只供参考,不应被视为对某个专业的推荐。
 
  什么是“工业4.0”?
 
  搜索这个问题,相信会看到很多很专业的回答。不过小编这里希望将自己的一种理解拿来与易友分享——“工业4.0”是一个被包装好的概念(但不是虚无缥缈的),与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和美国提出的“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of Things,简称IIoT)属同一内容框架下的东西。只不过,“工业4.0”还隐隐包含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喻意——虽然小编本身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有一种声音认为这只能算得上是第3.5次工业革命,而量子学的普及和应用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第四次)。
 
  其实,是否能被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太大关系。作为产业链的一个参与者,我们只需要理解其核心价值即可:工业4.0=工业3.0+互联网。
 
  如果将以上公式进一步分解,则会得到:工业4.0=数字化/自动化工业生产+远程智能监控+生产智能管理+产能智能分配+物联网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等。总而言之,“工业4.0”并不是一个拥有固定标准的硬指标,并非用上了机器人,或者购买了一套现代化的ERP软件,就等同于进入到了“4.0的时代”。工业4.0应被理解为一种社会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方向,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参与到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也并不需要符合前述公式中的全部条件才算满足“工业4.0”(你可以只是其中的一小环)。
 
  如此理解何谓“工业4.0”之后,我们就能够细谈每个专业在未来趋势变化时可能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了。
 
  理工科专业
 
  以下为小编根据“工业4.0”大环境下最可能需要的人才类别,对当下热门专业做的一个排名和说明。先后顺序并没有什么严格标准,完全基于小编自己认为的重要性、发展前途和钱途。紧挨着的两个专业,排名先后意义可基本忽略。有的专业会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文中会特别标明。
 
1.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和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创业热可能已经走过巅峰,但是互联网的应用,以及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绝对不会呈现下滑趋势,除非又一次金融危机爆发,但那也只是短时性的影响。软件开发人才在可见的人类未来,将绝对是最有前途的。当然,这其中也会有很多细分,譬如网络的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大数据分析算法的开发、人工智能的开发,以及传统应用软件(桌面端和移动端)的开发等等。
 
  基于云端的大数据分析、SaaS(软件即服务),在未来会是主流趋势,尤其是工业4.0下有关闲置产能分析、机床设备的使用寿命预测、生产工艺的监控和提升等等,这些都会用到大数据分析。如果说没有足够的软件人才,实现“工业4.0”就基本等同于一纸空谈。
 
  传统应用软件市场在未来还会有相当规模,毕竟工业领域用于控制机床设备的软件是必须本地化的。只不过,工业用软件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更新(只要设备仍可以用并符合生产要求,企业升级整套平台的意愿极低),因此传统软件的开发肯定不会比互联网公司需要的软件人才更加庞大。
 
  2.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和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
 
  这两个专业大体可以归为同一个,但研究生以上学历和本科学历的市场需求差别将会很大很大。本质上,研究生以上学历更符合“工业4.0”下的机器人研发要求,而本科学历则适合在制造业担任安装、测试、维护和控制系统设计及编程等工作。后者跨度很大,并不必然在“前途”或者“钱途”方面逊于研究生,只不过其中很大程度要取决于个人工作经验和接触项目的可塑性等等,譬如设备安装测试工程师与SCADA系统设计兼开发工程师的薪资待遇就有天壤之别,尽管两种职位的基本要求都是CE/EE类本科生。
 
  说到“工业4.0”,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机器人,譬如最近新闻里报道的富士康全面上线机器人以取代人力,致使工人大量失业……
 
  事实上,富士康生产线所使用的机器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当然没有现在那么强大),如今我们只不过是借着“工业4.0”的口号,和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影响,让曾经的机械臂、机械手、全自动机床等通过传感器和网线变得更加融会贯通、更加智能。在概念上其实并没有完全意义地创新,数字自动化是“工业3.0”就已经实现的技术。
 
  然而,“工业4.0”现在提出要让机器人能够自动协调生产,并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进行功能重定义——譬如ABB公司推出的Yumi双臂机器人。一双手能干什么?今天你让它做电子产品组装,明天也可以让它穿针引线做裁缝。总之,开发这样高性能的机器人需要极高的工程学造诣,本科生并非不能参与,但四年时间恐怕还不足以掌握到足够的技能来作为支持。
 
  首席工程师告诉你如何选专业才能找到好工作?
 
  不过,不做前沿技术的研发也并非意味着不能参与工业4.0的升级改造贡献。机器人研发出来终归需要相对专业的人士来安装部署和维护管理吧?这里不涉及底层硬件的开发和编程,但可能会要求学习某专业软件的调配,因而会是一个适合本科CE和EE的地方。
 
  还有一个高尖传感器产品的研发——这是“物联网”和“工业4.0”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也是一个更适合CE和EE研究生人才的市场。此类公司事实上已经存在很多,且大多都是巨头,他们未来的招聘规模可能会扩大,但考虑玩硬件的成本高,对经验的依赖程度高,新人想要进入这一领域并非易事。
相对于“码农”岗位,CE/EE的各种职位需求在“工业4.0”的带动下会出现一波显著增长,但总量不会超过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级研发人员的前途会比较乐观,而本科毕业者则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虽然制造业升级会需要大量CE/EE人才,但是资深经验的蓝领技工(被机器人替换下岗的资深蓝领们)恐怕会比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更加胜任机器人维护和测试的工作。当然,掌握前面提到的SCADA和PLC编程是可以很大程度帮助提升竞争力的。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杜尔高效环保的Oxi.X RE系统助力Orafol净化溶剂(挥发性有机)废气

上一篇:

工业4.0趋势下中国制造的机会在哪?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