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工业4.0时代考生如何选择专业?

2016-06-11 13:38 浏览:562 来源:网易科技   
  3.数学
 
  没错,会编程的数学系研究生、博士生在任何年代都紧缺。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们就是为了解决伟大算法而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自动驾驶等等……哪一样不涉及高深算法?一个懂编程的数学天才往往是开启又一扇大门的关键。
 
  当然,这里的关键词是“懂编程”。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人才是可以归并到第一类“码农”的。
 
  4.物理和机械工程(Mechanic Engineering)
 
  首先,同数学专业一样,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或早或晚也都要掌握一定的编程能力,然后就有机会参与到“工业4.0”标准的机器人项目开发中。现代机器人追求的是激动和感知的精准,从此前波士顿动力公布的机器人画面就能得知,身后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机械控制技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果细细体味其中的挑战,相信不难发现:这两个专业也是学历越高越好的。当然,机械工程本科毕业的同学可以去抢CE/EE本科同学的饭碗(前面提到的),如果能完成ME和CE/EE双学位,并学会PLC编程,一些工厂的自动化机床几乎自己就能完成设计和改造了。这样的人才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也不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是工业4.0趋势下最不可或缺的工程师种类之一,尤其对于那些中小型无法采购大型商业流水线机器人的制造商而言,进行内部自我改造升级将是最经济、最快速接轨工业4.0的途径(具体表现为给已有设备加装传感器,通过对PLC再编程来改变和改进功能等)。
 
  5.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也是仅限于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其实生物医学工程被视为“潜力股”、未来发展重点已有很多年,然而由于过去所选择领域不多,一直存在着“供大于求”的问题。直到近两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又出现了井喷式跃进,作为唯一能“桥接”人类大脑和计算机大脑的工程研究领域——当然也不是所有该专业领域的研究都能跟人工智能扯上关系,一般以脑和神经科学的研究为主——生物医学工程还是很有前途的。
 
  但是,这里的关键词有两个:特别优秀和耐得住寂寞。前者决定了你是不是有条件跨界进入互联网巨头做第一线AI的开发,后者是多年研究不出结果后仍能坚持到最后的必要条件。
 
  6.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这个大类下可能包括了网络安全、网络工程以及IT管理等多个专业。这些专业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可能会存在较明显差异(市场需求、薪资待遇等),但在今天的工业4.0环境下,它们都显得重要,但又都不会比过去更有市场和前途。
 
  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两个方面。其中,考虑到设备联网将是“工业4.0”的核心表现之一,因此万物联网的趋势必将会对防火墙的保护提出极高要求。此外,大数据是“工业4.0”的另一核心表现,海量数据想要安全可靠地存储于某个地方,将也必然会对传统IT行业提出挑战要求。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算作对传统IT运维方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老牌IT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的产品,在今天仍是完全能满足“工业4.0”的各项要求。也许万物联网会使得互联网的数据承载量出现几何式增长,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选择将IT运维外包和托管予第三方公司——运维市场的就业情况即便在未来不减少,也应该不至于扩增。所以小编不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优先考虑的专业选择。
 
  7.土木工程、化学、环境科学等等所有其它理工科专业
 
  放在理工类排名的最后,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值得选择,或者不好找工作,而是小编一开始就强调的:工业4.0对这些专业的直接带动影响几乎为零(当然,如果经济发展好了,各行各业都会有正面影响)。
 
  本文是围绕“工业4.0”及其未来影响而写,那些传统的、针对性强的专业,如土木工程和航空航天等,本质上不会因为工业4.0的到来而与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当然,小编也不排除存在没考虑到的情况,望见谅和指出。
 
  文科类专业
 
  小编本以为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下的第7类同属于不会受到“工业4.0”直接影响的专业类别,但仔细想了一下,不完全正确——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同学从现在起恐怕要一直把“工业4.0”这个概念铭记于心才行。因为既然被称为“工业革命”,不管是3.5还是4.0,可以肯定的地方是它将必然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一个积极的影响。
 
  譬如,4.0模式一旦成型,物流和原材料(又可能涉及农学了)的管理就一定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就是:当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开始成熟,而Uber和滴滴等专车服务提供商纷纷开始引入,那么闲暇之余的无人车是否可以送个货,成为企业采购、运送链条中的一环?将是物流业者需考虑的一个问题。理论上,工业4.0下用人工智能管理的无人车是可以精确找到闲置资源的利用空间的,从而让产能实现最大化。
 
  再举一个例子:当生产设备都装上了传感器,能够通过收集数据预判断出设备使用的寿命和零件更换周期,那么理论上某家设备供应商就很有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精确地算出旗下客户将有多少个会在下个月采购多少量的替换零件。如此一来,企业的库存管理成本就会降至最低,很多过去的管理理论也许会就此不复存在。
 
  这并不是说管理类的文科生职位未来必然面临数量缩水。而很有可能的是,过去大量的教科书内容恐不得不作出与时共进的更新。最后,当社会的经济体系都开始改变了,还有什么传统认知的专业领域会不发生改变?或多或少。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工业4.0趋势下中国制造的机会在哪?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