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在2016国际服务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2016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首次由教育权威机构针对教育机器人领域基于详实调研数据发布的首部白皮书。
《白皮书》通过深入探讨教育机器人发展的相关资料,全面梳理了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从教育机器人的全球重要研究机构、市场产品评测、需求调研、产业链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预测,进行全方位阐述。《白皮书》的发布对推进智慧学习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对教育机器人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未来规划与布局,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白皮书》诠释教育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白皮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牵头立项、实施,联合来自研究机构、行业专家、和企业等近20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白皮书》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归纳出针对幼儿、小学、中学、大学、成人与老人六大不同年龄层群体于短期、中期、长期的教育机器人需求,其中机器人教育、语言教育以及特殊教育为共同核心需求。
此外,《白皮书》整理近十年教育机器人相关学术文献,梳理出教育机器人全球重要研究机构与研究领域。并针对全球教育机器人关注度高的市场产品,以市场分析框架梳理出全球十二类教育机器人产品,以应用产品分析框架进行产品评测,全方位呈现了教育机器人的应用情境。
图为: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黄荣怀教授详细讲解教育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黄荣怀教授代表项目团队,介绍了《2016教育机器人白皮书》的研究背景、过程及十大主要观点(见附件1)。
教育机器人引领智慧学习新风尚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利用新技术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教学帮助,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智慧学习研究院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2015年10月26日,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新设的两个研究机构——“教育机器人工程中心”及“信息化教学研究中心”在网龙长乐园区挂牌,与网龙及其教育业务品牌——华渔深入合作,充分发挥北师大科研队伍优势以及网龙华渔教育在资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产品研发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在双方优势互补下,将在算法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育资源汇总等多个方面,对教育机器人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研发教育机器人,传统教学中的学科限制将逐渐被打破,教师将真正摆脱“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回归到“授业解惑”的教育本质中。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正在描绘一幅以“互联网+”推动传统教育模式革新的画卷,并坚信通过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蜕变,推进智慧学习的发展,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未来5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达百亿美元
图为: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黄荣怀院长也提到,除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之外,教育机器人未来也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例如应用在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教师助手或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家庭学校作为学习同伴或辅导教师,或是为老年人提供看护和康复促进等情境。《白皮书》也预测未来5年(2016-2021年)全球教育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111亿美元。其中,教育服务机器人市场的成长将占据重要角色,其服务与内容营收更可能占据市场整体的77%以上。
此外,《白皮书》在对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教育机器人未来发展的使用情境与有效途径。相关内容不仅可作为研究机构与企业未来中、长期产品研发或市场发展的策略评估工具,对加速教育机器人市场全面提升,推动智慧学习整体发展,以及深化落实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据悉,《白皮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继《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白皮书》与“智慧学习计算引擎”研究成果、《2016中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报告》等重大研究成果之后,又一重大的学术科研成果。
智慧学习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育教学实验平台,由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并与网龙华渔教育共建。旨在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优势与资源,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专注于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规律,打造支持终生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和平台,以切实支持数字一代学习者多样性、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