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让想象发生
在过去的30年,长虹坚持自主创新、推进融合发展,成就了今天的多元化产业布局,掌握了核心技术话语权;通过信息化建设和积极拥抱互联网转型,长虹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的行业标杆。
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浪潮中,未来,长虹将如何让想象发生?用赵勇的话来回答:“长虹将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为宏伟蓝图,构建和完善智能制造体系,打造更加完善的智能制造平台,逐步向智慧社区下智慧家庭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
2015年,长虹发布基于智慧物业平台的1+N“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整体应用解决方案,融合了IPP、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出“点点帮”智慧物业、“妥妥医”智慧健康、“购食汇”等业务平台。
今年3月底,长虹发布全球首个开放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通过“用户中心、设备中心、支付中心”等21个能力中心及能力开放平台,提升全产业链条能力的产品化和服务化,实现基于场景的用户运营、数据运营,快速支撑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生活等领域孵化的创新应用,为家庭、用户提供更“懂你”的个性化的精准服务。
长虹公司首席技术官(CTO)阳丹说:“电子时代产品满足生活,互联网时代信息丰富生活,物联网时代物联智化生活。”这句话蕴含着长虹未来的方向,就是立足互联网、面向物联网转型,通过UP平台实现从物到“物+联”、从产品运营向“产品+服务”的用户运营转型。
这是长虹的又一次重要转型。长虹控股公司总经理李进表示,未来,长虹将以开放、平衡、安全的物联网产业转型模式与第三方、友商、合作伙伴等共建物联数据运营生态体系,进而衍生出“物联智化生活”的智能服务新业态,向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商演进。
从全球视角来看,近年来长虹“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在印尼、捷克等国家建立生产基地,成功收购西班牙cubigel公司,设立了北美和欧洲研发中心。历经捷克落子、中东僻壤、“巴铁”联姻、西班牙逆袭,长虹在“一带一路”沿线留下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30年来攻坚克难“走出去”的铿锵足迹。截至目前,长虹已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工厂或营销中心,2015年海外业务收入已超过150亿元。
秉承“产品走出去、品牌走出去、资本走出去”的战略思路,长虹正从我国西南重镇走向东南亚、中东、欧洲及北美,未来,长虹将沿着“一带一路”继续讲述从零到英雄的故事,朝着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息家电跨国企业集团的愿景挺进。
抓住智能转型风口:语音识别、图像识别
早在3年前,长虹已经敏锐地发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正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下一个风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13年10月,长虹启动智能转型战略。2014年,长虹陆续推出颠覆行业传统的CHiQ系列智能电视、冰箱、空调,在家电行业引发“CHiQ现象”。尤其是代表长虹高端智能电视的CHiQ电视上市以来迭代更新就停不下来。近几年,四川长虹智能转型举措更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长虹持续实施智能战略,围绕终端智能化,长虹推出了CHiQ系列电视、冰箱、空调等引领智能消费潮流的创新家电。截止目前,四川长虹旗下智能终端已近5000万台,形成覆盖智能电视、冰箱、空调以及智能手机、厨卫等完整的终端布局。与此同时,长虹智能终端用户也已突破5000万,其大数据平台采集用户行为数据超过80PB,而活跃用户也已超过1200万。
受到市场的追捧,并不是长虹的最后一步。今年3月底,长虹发布的全球首个开放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平台),使公司智能转型持续落地并全面进军面向物联网的智能服务新兴产业。通过UP平台的物联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该平台的21个能力中心及能力开放平台,成功孵化出点点帮、妥妥医、购食汇、关护通、车联网、智慧教育等多个智能服务新业务,成为公司综合家电、IT分销等三大核心产业之外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6月,长虹旗下美菱电器重磅发布依托UP平台的“智汇家生态圈计划”与产品,推出全球首款温区自由订制的物联网冰箱(CHiQ二代冰箱)以及全球首创用户自由订制的智慧空气管家(CHiQ智慧空气管家),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去年年底以来,四川长虹围绕管理改革、经营改革、资源分配改革三条主线,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利润、海外市场、智能战略落地在市场竞争中的新突破。据今年一季报数据显示,长虹营业收入154.08亿,同比增长12.22%;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148.64%,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稳健提升。同时,四川长虹旗下华意压缩实现家用冰箱压缩机连续三年全球销量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其中欧洲市场占有率更高达35%,成为“全球冰箱心脏”。另外,长虹网络科技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超过60%,一季度海外经营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208% ,累计销售量同比增长207%。2015年公司推进了智易家、点点帮、通信科技、智慧教育、智慧健康等公司的员工持股,推进了新能源、民生物流等单位股份制改造和新三板挂牌,不断激发企业新活力。
全球首款不是重点 长虹2020年将实现转型升级战略性突围
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公司还将重点发展综合家电等核心产业。根据用户需求痛点,持续提升CHiQ系列产品的智能化与品质化,围绕移动、智能服务、供应链服务、金融及新领域等5个方面拓展新兴产业。
长虹将持续不断地推进智能战略的实施,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智能研发、智能交易三大能力平台建设。围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新机遇,探索发展智慧生活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新型应用服务,打造新的增长极,加速智能转型,开启四川长虹内涵式增长模式,力争到2020年,公司主要产业回归行业前列,实现转型升级战略性突围。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品牌,在互联网品牌纷纷涌入市场、电商冲击的大背景下,四川长虹不骄不躁、根植于技术创新,力求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此次CHiQ三只是长虹在人工智能上迈出的一小步,往后人工智能和电视的结合还将在哪些方面呈现?我们拭目以待。
近几年,四川长虹智能转型举措更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四川长虹持续实施智能战略,围绕终端智能化,四川长虹推出了CHiQ系列电视、冰箱、空调等引领智能消费潮流的创新家电,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截止目前,四川长虹旗下智能终端已近5000万台,形成覆盖智能电视、冰箱、空调以及智能手机、厨卫等完整的终端布局。与此同时,四川长虹智能终端用户也已突破5000万,其大数据平台采集用户行为数据超过80PB,而活跃用户也已超过1200万。
去年年底以来,四川长虹围绕管理改革、经营改革、资源分配改革三条主线,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利润、海外市场、智能战略落地在市场竞争中的新突破。据今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四川长虹营业收入154.08亿,同比增长12.22%;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148.64%,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稳健提升。2015年公司推进了智易家、点点帮、通信科技、智慧教育、智慧健康等公司的员工持股,推进了新能源、民生物流等单位股份制改造和新三板挂牌,不断激发企业新活力。
四川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公司重点发展综合家电等核心产业,根据用户需求痛点,持续提升CHiQ系列产品的智能化与品质化,围绕移动、智能服务、供应链服务、金融及新领域等5个方面拓展新兴产业。将持续不断地推进智能战略的实施,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智能研发、智能交易三大能力平台建设。围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新机遇,探索发展智慧生活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新型应用服务,打造新的增长极,加速智能转型,开启四川长虹内涵式增长模式,力争到2020年,公司主要产业回归行业前列,实现转型升级战略性突围。
长虹转型战略:人工智能 让电视更懂人
7月28日,长虹CHiQ三代电视产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全场机器人“主持”,惊艳的人机交互体验,引发行业轰动。据悉,长虹CHiQ三代电视,是由长虹研制并发布的全球首款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能力而懂你的人工智能电视,它基于完善的技术逻辑与大数据运营,通过长虹独有开放的物联运营平台支撑。该电视的成功研制,标志着电视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它将迎来人机交互新的里程碑。
10余年来,四川长虹在语音技术领域不断深耕,CHiQ三不仅引爆了人工智能家电市场化,更是迈出了“人工智能家庭化”的一大步,使科技能真正的走入寻常消费者。
它具有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区别于普通的语音产品,它不是机械的识别语音命令,而是可以识别语义,并根据分析出来的语义,执行命令。
它具有内容汇聚检索引擎功能。这好比人的大脑,内容是储存在大脑里的知识,检索引擎如同大脑里的神经,当用户想到A时,电视的检索引擎会将所有与A相关的信息搜索出来,不光包括电影电视剧,还包括音乐,游戏,甚至主演最近的动态。
它具有自学习可成长的性能。电视在用户不断地使用过程中,会不断收集用户行为习惯,调整内部算法,找到用户最需要的内容,优先呈现出来。
企业要想加速发展,必须创新,而长虹的创新,就是智能转型。7月4日,长虹召开2015年股东大会。会上,长虹董事长赵勇在作《公司2015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时表示,2015年公司大力推进产业转型与体制机制改革,在治理结构、组织架构、产业布局、人事制度等领域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举措。同时,加快产品创新与迭代,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稳步推进渠道O2O转型与国际化建设,推进海外业务平稳增长。另外,不断拓展新业务成长空间,加快产业优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