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美国的再工业和中国的去产能

2016-07-31 22:51 浏览:306 来源:亚洲工业网   
核心摘要:经点大有大的难处。就经济规模而言,美中两国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经济体,却各有各的烦心事,各有一本难念的经。在上世纪70年代启动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资本把生产线移到海外,从而提高资本的回报率。在国内,则将
 经点
 
大有大的难处。就经济规模而言,美中两国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经济体,却各有各的烦心事,各有一本难念的经。
 
在上世纪70年代启动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资本把生产线移到海外,从而提高资本的回报率。在国内,则将之称为产业升级。
 
在1970年代,美国道琼斯指数的阻力位在1000点附近;到了现在,道指却屡窥伺18000点水平。
 
眼下,美国人却发现由于本国的产业空洞化,贫富差异恶化,金融危机频生。美国再工业化是希望重建以出口和制造业带动的实体经济,让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程不期而遇。通过贸易,流入的外资充裕了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而生产资料也随之积累。
 
在中国,产能过剩和高库存有效地抑制着普通消费商品的价格上升,使得低息和低通胀并存,因而可以大量增加货币供应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多余的资金并不会流入产能过剩的生产部门,资产市场的投机气氛却炽热,房价飚升,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房价都可能是10年前的四倍以上。
 
美国富,中国则尚在发展。两国青年与他们的父辈却有着不一样的际遇和处境。
 
产业空洞化使美国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较难找到合意的工作,实际收入和工作安全感也都下降,他们较难买到自己的房子,对整体经济和个人前途也缺乏信心。
 
由于经济长年平稳发展,中国年轻人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一般都比他们的父辈高,对前景也较有信心。
 
美国面对自身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意识到自身的实物产出及生产能力都已经下降,正力图再工业化。
 
而中国由于过去无效的投资和资源浪费,出现产能过剩,正欲去掉多余和低效的产能。
 
两国经济是互动的,却都有自身的毛病。美国患的是产业空洞化,中国犯的却是货币供应和投资过多。前者病颇重,后者由表及里,而病愈则凭不同的调理方式。
 
中国的方案包括了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这"三去"应是彼此相关的,也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高技术含量和市场导向的制造业应是中国之所需。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美国现在的再工业化引申的正是这么一条经验。
 
而美国的再工业化,本身也是对中国制造业的一种挑战。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精密感知力再拓疆界,华旋传感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智能车间正式投产

上一篇:

手机制造业“西进”:多地争夺下的版图拼接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