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印度拿什么与中国叫板 透视“印度制造”战略

2017-08-04 14:40 浏览:596 来源:知识自动化   
核心摘要:最近一个多月中印边境紧张对峙的局势,让国民不安地把眼光转向印度。说实在的,大多数中国人似乎不太关心这个邻居。然而,这个邻居一直非常紧张地盯着中国。而制造业,则是一个重点。

最近一个多月中印边境紧张对峙的局势,让国民不安地把眼光转向印度。说实在的,大多数中国人似乎不太关心这个邻居。然而,这个邻居一直非常紧张地盯着中国。而制造业,则是一个重点。

2017年初,印度政府批准了总额达15亿美元的特别奖励计划(MSIPS),以此助推印度实现2020年电子产品实现“净进口为零”的目标。这项雄心勃勃的产业激励计划其实只是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4年9月,就任总理不到半年的莫迪正式推出“印度制造”战略。通过鼓励外商直接投资(FDI)、降低行业准入标准、改善国内营商环境,莫迪意欲撬动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以此推动印度工业化进程、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

特殊产业结构的困扰

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不足是长期困扰印度的问题。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2014年的估算,印度农业、工业、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17.9%、24.2%和57.9%,但是却分别雇佣了49%、20%和31%的劳动力。从产业结构上看,印度与发展阶段相似的其他国家相比,其工业部门占比明显落后,但是服务业占比却与发达国家趋同。对于这种特殊的产业结构,不少印度当政者曾主张“跨越”以制造业崛起为代表的“工业时代”,直接迈向以服务业主导的“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几年前印度自我标榜 “世界办公室”和“世界实验室”,并大力发展软件编程、语音呼叫、生物制药等高新产业就是例证。

然而,对于仍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的印度而言,高新产业的光鲜外表却难以掩饰其内部种种难以逾越的结构性问题——印度经济整体就业机会不足、整体效率低下、产业缺乏联动、社会整合乏力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例如,虽然印度在2004至2009年间经历了GDP年均增长9%的历史性高潮,但却由于经济结构不良而每年仅创造了约一百万个就业机会。然而,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年轻的人口结构使其每年需要至少一千万个就业机会,因此这种“无就业增长”就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由此可见,如何通过推动工业化以规模化创造就业机会,并通过部门间的劳动力转移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就成了印度政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与比较优势背道而驰的发展之路

印度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素质偏低、资本相对缺乏,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理应成为优先发展的行业,但是印度却没有顺应自身资源禀赋,反而走了一条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奇特”道路。

1  2  3  下一页>  page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孚康中大型PLC年交付破万套 ,做对了什么?

上一篇:

【今日看点】爱康科技收购受阻 光伏风电停缓建已成大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