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印度拿什么与中国叫板 透视“印度制造”战略

2017-08-04 14:40 浏览:596 来源:知识自动化   

试点改革与联邦层面推动

目前,印度的劳工改革和土地改革因为政治阻力过大,莫迪已经基本放弃在联邦层面推动改革,转而在个别邦——例如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采取试验性的改革政策,再用改革取得的早期收获在其他邦推广改革。

虽然2016年印度议会人民院已经批准了宪法修正案,决定对印度税收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用统一的商品与服务税(GST)替代现有的邦内和邦际的各种混乱的苛捐杂税。但受去年的废钞政策余波影响 ,原本定于2017年中实施的统一商品与服务税制(GST)计划很有可能被再度延迟。比较而言,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可能是目前莫迪政府推进最快的改革领域。目前,印度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电力局部过剩。同时,各类铁路、公路、城市交通也被提上议程。

成功吸引外资与过分追捧

一份英国金融时报的统计表明,仅在“印度制造”战略实施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印度就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接收国。细看之下不难察觉,与其说这是“印度制造”战略本身带来的成就,不如说是“印度制造”战略给人们呈现的美好预期。作为一个10亿人口级别的经济体,印度一旦成功实施工业化,将会为世界带来一波足以与中国崛起媲美的巨大机遇。尤其是在全球经济震荡调整的大背景下,印度巨大潜力被寄予的期望又被再次放大,受到过分追捧。

然而摩擦却总是不断,跟中国掰手腕的事情也不少。

就在七月底,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等地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实际上,近年来印度光伏市场发展迅猛,光伏发电能力在过去3年增长了3.7倍,这也受益于中国产品出口的合理价格。这是中印在工业与商业较劲的一个小小缩影。

印度巨大的潜力毋庸置疑,但是如果潜力没有被激发出来,就永远只能是虚无概念。如何克服印度国内的重重矛盾,并最优利用印度内生的资源禀赋,因此也就成了印度决策者推动“印度制造”战略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3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孚康中大型PLC年交付破万套 ,做对了什么?

上一篇:

【今日看点】爱康科技收购受阻 光伏风电停缓建已成大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