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德国中小企业为何对工业4.0不感冒

2017-08-03 10:47 浏览:626 来源:财经十一人   
核心摘要:看起来,即使德国数字化经济大背景下,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技术之间的关系仍然不能明确。在数字化产业表现疲软的情况下,拥有巨多中小企业的德国制造业能否完成承载数字经济增长的历史重任,仍然是个有待观察的课题。

德国数字经济雷声大雨点小

截至2017年上半年的统计结果,德国数字化产业对GDP贡献仅为5.4个百分点,根据麦肯锡研究机构数据,德国对于数字化经济的利用仅仅在总量的10%左右,低迷的数字化经济增长会让德国至2025年的八年中失去5000亿欧元的产值。

德国中小企业为何对工业4.0不感冒

图3 各国数字化经济利用比重

来源:《知识自动化》整理

在欧盟范围内数字化程度最高的是信息和通讯产业也包括媒体和金融服务领域。相对增长较慢的包括资本较为密集的制造业和许多政府机构部门比如公共卫生服务和教育部门,这个现状在德国尤其突出,在与欧盟其他国家的比较中 ,德国在服务业,运输业,物流行业的表现都很一般。 “德国工业的数字化程度远比我们预期的要低”,,麦肯锡研究中心顾问D?rner“,一个重要原因是针对德国工业4.0升级的投资仅仅在过去的两到三年中得以实现。

随着德国对于数字化经济推动的加速,通过物联网制造数字服务业新增长成为了许多公司面临的任务。

很多人在谈“工厂商业模型的升级和数据安全的保护”貌似热闹的话题,但是多数中小企业并无此打算。对此,作为研究中小企业在工业4.0下的转型升级问题的主将,Fraunhofer产品与自动化研究院项目总监Muller评论道,“40%的工业4.0相关企业到目前还没有任何相对应的技术转型计划,这个高比例其实从反映出这类企业需要扶持”。

看起来,即使德国数字化经济大背景下,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技术之间的关系仍然不能明确。在数字化产业表现疲软的情况下,拥有巨多中小企业的德国制造业能否完成承载数字经济增长的历史重任,仍然是个有待观察的课题。即使在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对中小企业而言,工业4.0也是一个奢侈的口号。

人才是难以挥开的痛

当中国甚至连美国,都羡慕德国的双轨制人才教育的时候,德国的人才也陷入了深深的痛。不同于日本老龄化问题,德国人才呈现了结构性的问题。

在Fraunhofer IPA针对萨克森州5000位制造业技术人员提出的问卷调查中,“对于工业4.0技术平台标准化的搭建需求”尤其突出。同时,企业在IT软件系统上也备受诟病,“不灵活”“不统一”“跟不上”常常成为高频形容词,“市场需求的产品类型一直在呈现多样性复杂化的趋势,而我们的软件管理系统却往往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这些问题,都体现在软件人才需求的渴望上。

1  2  3  下一页>  page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海润失控:谁绊倒了曾经的光伏巨头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