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略要分步实现,很难一步跨越,大众此次战略执行跨度过大,超出了市场认知承受能力。
高端战略要有合理的定位跨度设计,一般情况下,新推出的高端产品(品牌)的价格高于目前主打产品的2倍以上,就很难取得成功。大众辉腾比此前大众最贵的产品帕萨特的价格高出300%以上,忽视了大众品牌在美国的真实形象梯度,也未能针对全新的目标用户群进行适当的经销商培训和营销准备,新产品超出了潜在顾客的认知承受力,所以辉腾陷入困局在所难免。
4.紧密围绕战略,做好取舍和配称,才能确保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所有取舍都必须围绕战略来制定,资源配置不合理,就会导致竞争力急剧下降。大众豪华车战略的取舍和配称毫无章法可言,有些取舍和配称大大超出了支撑战略所需的条件要求,比如产品技术和产品功能,有些方面却严重不足,比如成本控制、渠道建设和营销策划。
其他方面不难理解,成本控制往往是很多战略制定中容易忽视的内容,如何在战略之下通过取舍和配称有效管控成本,这是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西南航空为了降低成本,取消了乘客的餐食服务,但这并不影响其竞争力,因为这是在其战略指导之下的取舍,得到了其目标客户的认可。
大众辉腾却因“技术过剩”“忽视成本”饱受国内外媒体指责,因为技术的配称超出了战略需要,过剩的配置和服务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持续亏损最终成为辉腾停产的导火索。
过剩的配置和服务,就包括透明工厂+个性化定制+手工装配模式,超豪华的产品功能等,因为牵扯到智能制造,这一点下一节再详细讨论。
5.任何战略的实施都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强有力的领导,要有战略韧性,这一点大众尤其欠缺。
大众的豪华车战略是皮耶希这样的强势管理者直接推动并负责,但皮老爷子对于困难预期明显不足,当辉腾受挫后,外部否定的意见和各种压力接踵而至,内部也不断出现批评的声音,加上大众管理层交替,新的管理者对公司顶层战略贯彻不力,大众大部分管理层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对辉腾产品普遍失去信心,希望尽快止损的声音占据上风,最终导致全线溃败。
根据对大众战略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合理的取舍和配称,过剩的配置和服务导致辉腾成本居高不下,持续的亏损(在2002年至2012年间,每售出一辆辉腾大众就亏损28000欧元,辉腾给大众累计带来了20亿欧元的亏损)是导致了辉腾被抛弃。
而亏损的原因包括过剩的技术(10亿欧元的研发费用)、过剩的服务(2亿欧元打造的透明工厂和成本极高的个性化定制+手工装配模式)、过剩的产品配置(单车成本居高不下)。
所谓“让顾客在透明工厂中亲身参与从车辆订购、观看车辆组装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车辆生产过程完全手工打造,让辉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简单、开放、整洁和可视的生产过程中诞生,让每一位顾客有机会亲眼见证他们的车被赋予生命。”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