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大众将宾利等顶级超豪华品牌所独有的“手工定制”极尽奢华概念移植到辉腾上,并投资1.8亿欧元建造了举世无双的德累斯顿辉腾样板玻璃工厂。全世界的汽车爱好者都可以在德累斯顿,透过玻璃观摩辉腾手工制造的全过程;甚至部分辉腾的订购者,可以享受大众提供的一次旅行,并在玻璃工厂里亲自拿到自己的爱车。
2002年春,辉腾在日内瓦车展隆重发布,吹响进军市场的号角。
揭幕的一刻,65岁的皮耶希笑容如儿童般灿烂;他身旁的VW车标在镁光灯下光耀璀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推出辉腾产品是大众整体的战略所系,大众希望打造一款豪华产品,确立大众的D级豪华车市场地位,拉升大众品牌,优化盈利构成。
然而这个战略却没有很好的取舍和配称,皮老爷子更多的是从产品技术和功能配置上进行了取舍和配称,确实引入了足够多的新技术和牛功能,但是在市场开拓、产品定价、渠道建设、营销宣传等方面却完全没有构建良好的取舍和配称体系,结果直接导致辉腾产品遭遇重挫!
对标丰田,大众缘何败走麦城
与大众辉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田的雷克萨斯产品,丰田和大众,同样都是中低端车制造商,同样都是想在北美市场树立高端品牌,推销豪华车型,但是被《福布斯》称为“伟大的车”的辉腾彻底的失败了,但雷克萨斯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类似大众的皮老爷子,在丰田品牌热销美国数年后,丰田英二先生也提出了一个震撼性的问题:“在累积了半世纪的汽车研发和制造经验之后,日本究竟能不能创造出足以傲视当世车坛的顶级轿车?”这个问题不仅仅对丰田,乃至对日本汽车工业都是全面性挑战!这种挑战其实远比大众辉腾所面临的挑战更大!
但正是基于丰田英二的这种认知高度,丰田制定了详细的战略,所以雷克萨斯的成功,绝不是简简单单一款产品的成功,雷克萨斯之于丰田,是企业战略的全面胜利!!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定义,战略分为三个层次:
图1:三个战略层次
第一是定位(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
第二是取舍(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
第三是配称(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
以企业战略的角度来分析,丰田和大众,都是以“物美价廉”为标签的中低档车制造商,都希望在北美市场推出高端豪华车型,树立高端品牌,两者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是类似的,成功与否的根本原因就是,两家公司在此战略之下的取舍和配称上的巨大差异!
3 4 5 6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