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美国的水土不服
美国设立工厂的中国企业,在美国面临诸多困境。福耀玻璃今年在美国有诸多“水土不服”的事情发生,中美文化的差异对于海外的中国企业,产生了极高的沟通成本。其实,美国工厂很难像中国工厂那般的“高效”。中国工人平均每年工作2200小时,而美国人只工作1790小时。在中国工厂抱怨美国工人懒惰、事多的同时,美国工人在抱怨中国老板的苛刻。
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巨头而言,大多数美国工人在技能上压根不合格。为了更好地培训美国工人适应中国的工作模式,学习相应的制造技能,中国企业就不得不外派国内员工去美国培训美国工人。但这些外派的人在美国往往又会遇到签证的问题。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制造业如服装等等,美国缺少像中国那样成熟的制造业生态。一些中国企业来到美国需要重新构建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和流水线。对于美国而言,若要邀请更多的海外企业迁美,也许他们需要做中国几十年前做过的事情:成立经济特区、提升制造业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政策和资本环境等等。
巨头迁美下的中国战略
对世界头号生产制作业大国中国而言,中国制造企业在美国建厂,美国制造业回美,并不代表它们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上文提到的CAT,在将部分生产线从墨西哥迁移到美国时,仍将继续加大其在中国的投资,建新工厂、提升产能。
在外汇管控日趋严格的今天,国家对企业在海外从事体育、娱乐、房地产业投资等,都从资金领域进行了管控。但对制造业出海探索升级之路,如福耀玻璃、美的等,却并未干预。
中国要想继续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关键在于自身的创造力、制造实力和工业化程度的增强。中国政府早有准备,相继提出“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等,各地政府也在产业升级上做文章。所以,MadeInChina并不会变成MadeInAmerica,而是Chinese-MadeinAmeric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