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工控网讯 事实证明,将工业4.0与生产力链接在一起的关键是“人”,这种新科技的应用需要人们的知识以及意愿;而如果缺乏人才,以及不愿意透过链接网络分享敏感数据,就可能会是《中国制造2025》的弱点所在。
《中国制造2025》可能遭遇的瓶颈
跨国管理顾问机构Accenture在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探讨了中国对《中国制造2025》的高度期望;根据该机构统计,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制造业,对该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的贡献度将近五成。
不过Accenture报告指出,过度生产、资源分配不均、工资上扬以及环境的破坏,也为中国带来隐忧,因此《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试图利用物联网(IoT)技术为以上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举措;然而该机构表示,中国制造业者在采用物联网技术方面仍面临几个挑战:
首先,中国制造业者缺乏能同时传递外部与跨组织信息、数据所需的整合型通讯系统与平台;
其次,中国制造业者通常缺乏在联机网络上传送敏感数据或数据的自信──根据一项Accenture的研究,中国是该机构所调查的20个国家中,每百万人口中安全性服务器(secured servers)数量最少的。
第三,中国业者缺乏物联网相关人才;与其他Accenture调查的国家相较,中国的科学与工程专业科系毕业生人数不足。要克服这些挑战,需要企业与国家政策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投资与合作。
根据产业顾问机构Accenture 的研究,制造业能从物联网获得最大利益(来源:Accenture)
1 2 3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