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工控网讯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在实践中,不少领域已经引入人工智能及企业进行人工智能探索和布局,如近年来,我国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制造业企业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提升了制造业生产水平和效率,在这基础上,制造业继续引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使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迈进。企业竞相布局人工智能,除了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外,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联想等科技巨头纷纷在近期公布其人工智能战略,相关企业也相继推出相关应用产品。不过,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在人才培养、基础技术研究等多个层面还存在差距,这需要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多方合力,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技术标准、产品数据、商业应用和推进转型升级的全产业生态群。
导读
这正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希望实现的场景,即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对标德国工业4.0。从政府层面看,这亦将是力推的重点。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东莞,该市一名经信局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东莞已在过去3年大规模推动“机器换人”基础上,将政策重点转向“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的工业机器人,最近几年在我国工业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中的“身影”日渐璀璨。
近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2.3%,其中6月同比增长61.1%,涨幅居各类工业产品第一。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这一增速比去年高出不少,今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再次持续走高,单月同比增长均超40%,最高的3月更达78.2%。
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背后是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带来的“供需两旺”效应的显现。一方面,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应对人口红利消减的“必需品”,工业机器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车间;另一方面,旺盛的需求及新经济属性,近年吸引一批工业机器人产业项目争相上马,产能开始步入释放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正推动我国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制造”探索和迈进。记者调研发现,工业机器人在帮助诸多制造业企业实现自动化的同时,更多前沿技术,如视觉感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及时“跟进”,技术融合正在创造出更为深刻的产业变革。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近期在分析上半年经济时也指出,制造业企业广泛引入人工智能,使生产过程更“聪明”、更有效率。
1 2 3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