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机器人网讯 尽管京东在无人机送货领域发力已久,但顺丰却成为国内首个拿到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的企业。
日前,顺丰速运和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政府联合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的空域申请,得到了正式批复。
6月29日,顺丰无人机在获批空域内进行了首次业务运营飞行。至此,顺丰无人机真正进入到了物流业务的前线。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此次顺丰获得的飞行许可为规定区域(江西赣州南康区的五个乡镇)内,而非中央政府颁布的全国飞行牌照。
据称,此次顺丰推出了多款机型,覆盖不同的业务场景,最大有效载重5公斤至25公斤,最大载重飞行距离15公里至100公里。
顺丰发言人表示:未来顺丰的无人机并不会直接面向客户,而是进行顺丰速运不同网点之间的配送,主要是将货物送往人力配送较难、较慢的偏远地区。
一、无人机物流时代马上就要来临?
2015年,汪峰用来求婚章子怡的大疆无人机爆红
2015年,汪峰用来求婚章子怡的大疆无人机一夜爆红。然而,近年来无人机真正的快速发展更多地发生在物流领域。
作为物流“最后一里路”的解决方案,无人机、配送机器人一直受到了菜鸟、京东、顺丰各大物流巨头的密切关注。
早在2013年,顺丰就开始测试用无人机送快递。
2015年,顺丰和上市公司炼石有色、成都中科航空发动机公司成立了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
另外,顺丰还入股了智航无人机公司。该公司主要以工业级无人机业务为主,产品倾向长航时、高荷载、防雨抗风强等特性。
京东无人机于2015年底开始研发,于2016年618前夕在中国宿迁进行了首次无人机配送试运营。
目前京东无人机已在西安建立了研发中心,重点研制载重200公斤-2吨的,半径超过500公里的支线级中大型无人机。
1 2 下一页> page二、菜鸟:无人机物流,噱头大过实际
无人机管制问题,何时能得到真正解决?
虽然无人机物流的速度发展令人惊讶,但距离真正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安全问题。
无人机在天上飞,货物从天上掉下来怎么办?
2、隐私问题。
当携带摄像头的无人机出现在窗前时,就极有可能有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3、易遭拦截。
共享单车尚且有可能被路人搬回家做私人使用,就不能不让人为造价昂贵的无人机感到担忧。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在5月22日举行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告诉全天候科技:
无人机送货噱头多于实际,更多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注意到自己的高科技,在大规模应用和实际场景中并不是最优方案。
高红冰提示:“一天要送十亿件,假设有百分之几的货物通过无人机去送,你想想天空会变成什么样。况且,在中国的空域里,我觉得管制问题是头等大事。”
相对于京东、顺丰的无人机布局来说,菜鸟物流的“ACE”计划则显得平易近人。
2017年5月,菜鸟网络发布了一项代号为“ACE”的未来绿色智慧物流汽车计划,联合上汽、东风、瑞驰等车企共同打造新型智慧物流汽车。
据悉,该计划研发的新车已于4月在深圳和成都两个城市进行了试点。
菜鸟ACE计划负责人时瀚告诉全天候科技,该计划将制造100万辆搭载“菜鸟智慧大脑”的新能源物流汽车,“菜鸟智慧大脑”会根据订单动态,生成最优配送线路,并根据业务和道路情景自主感知动态调整界面,且实现与司机的语音交互,改变目前依靠人工调度的现状,实现智慧跑、智能送。
而最终新能源物流车将“连线成面”形成智慧物流骨干网。
三、4000亿市场份额的争夺战
据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提供据数据显示,全球快递包裹每年约700亿件,而2016年中国的快递包裹就超过了300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超4000亿元。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预测,到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60万亿元。
这么大的市场,当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无论京东、顺丰,亦或是阿里似乎都有自己的打算,每一家都想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但无人机物流是否会成为市场之争的决胜点,相信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文作者为张彬彬,来自“全天候科技”)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