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振兴国产科学仪器行业 中科院支持国际科技合作

2017-05-09 21:43 浏览:1113 来源:中科院院刊   

(3)“泛第三极与‘一带一路’协调发展”国际计划。 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泛第三极地区季风和西风的时空变化规律与环境响应,揭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资源的影响,阐明环境灾害的发生规律,提出协同应对“一带一路”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方案。该计划将建立季风变化影响主导的南北纵断面和西风变化影响主导的东西横断面(简称“纵横断面”)观测研究体系和泛第三极资源环境数据库;定期发布泛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持续产出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引领国际泛第三极资源环境前沿问题研究;为国家制定“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4)“一带一路”的新发突发病原研究支撑计划。利用好中国科学院 P4 实验室、上海巴斯德所及国际巴斯德研究网络,在主要相关国家建立国家级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共同开展重要病原的研究,利用当地资源,科技先行,关注疫苗与药物研发,推广我国生物防媒(介)相关产品,建立监测检测网点或监测合作中心,预警预测研究中心,建立大数据交换与快速共享合作机制,将我国的新发突发病原研究与防控体系整体前移。

4.3 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需求与我国相关优势产能可对接的空间,从供给侧切入,以满足实际需求与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确定重点领域,发挥中国科学院人才和智力优势,以科技合作为先导,联合国内行业协会及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利用国际组织及国际基金会合作平台,树立起我先进研究、适用技术及优质产能的正面形象,共同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制定相关产业标准,有效实现我国优质产能的向外投放和科技成果的转换,并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

构建“一带一路”技术转移机制和平台,发挥中国科学院和我国企业的作用,并构建技术转移中心。为了提升“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科技含量,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建立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一带一路’技术转移转让中心”。以该“中心”为基点,按照“一带一路”的推进方式,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将技术、资金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开放包容、有序合作、依法转让、互利共享的区域技术合作新机制。“中心”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做好相关技术、产品的输入和输出,产品信息收集与对外推广、产业智库建设和科技与产业合作,为科研院所技术与优质产能“走出去”和“引进来”搭建双向平台、网络平台。

首批启动项目包括:

(1)清洁水技术及水务合作计划。 “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饮用水安全问题,是今后各国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解决上述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需要机械、自控、药剂、工程、金融、运营等多个产业的协力支撑,将提供上千亿人民币规模的巨大商机。该计划以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水务人才为切入点,以科技合作为先导,选择代表性国家进行针对性水务技术研发,并以官产研合作推进的形式,带动院内技术及国内产业链走出去。帮助沿线国家(地区)解决重大民生问题,计划将开展针对沿线国家(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开发高效、可靠的水质净化技术,包括除砷、除氟、除硬、海水淡化、雨水利用、地下水开发等技术与设备;针对工业园区及生活污水处理研发经济高效的适用技术;同时,对缺水国家(地区)研发废水再生利用技术;以我国北斗卫星为基础,研发针对沿线国家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并选择代表性国家进行技术与设备的示范应用。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page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BioFabNet组织大规模生物3D打印线材测试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