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用“中国装备”装备自身产业,从输出产品走向输出服务

2016-10-07 21:04 浏览:317 来源:南方日报   
核心摘要:一个产业要实现全球引领,必然要在装备上也实现引领。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建议,广东在发展装备制造业上,要争取走出一条用中国装备装备自身产业、从输出产品走向输出
 “一个产业要实现全球引领,必然要在装备上也实现引领。”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建议,广东在发展装备制造业上,要争取走出一条用中国装备装备自身产业、从输出产品走向输出服务的路径。
 
  在他看来,当前“广东制造”自动化需求旺盛,且一直以来拥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这些都是广东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优势。而广东以城市群的方式打造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屈贤明认为这是“很好的构想”。他建议,城市之间要做好错位发展,同时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
 
  屈贤明说,广东在发展装备制造业上,人才问题是关键,建议要注重培养“软硬”结合的复合型、跨学科人才。同时,他还鼓励中小型的装备企业要建立起基层创新团队,而大型企业则力争成为各自行业的示范,把改造自身的设备经验进行输出,引领整个行业共同实现转型升级。
  这种自动化的需求实际上也是广东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需求旺盛,信息业基础好,这是广东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优势。
 
  实际上智能化工厂并不见得就是无人化,相反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大院校要注重培养既懂得机械硬件,也懂得软件的跨学科人才。
 
  未来,广东在发展装备制造业,要走出一条用中国装备装备自己产业的路。
 
  这样的一批企业,有望带领着广东制造,走向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服务的制造业转型之路。
 
  需求旺盛与信息基础好是广东发展装备业优势
 
  “一个地区的发展,没有装备业,就等于是无源之水。”屈贤明认为,一个产业要实现全球引领,必然要求产业要注重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离不开装备、生产产品的设备提升。”
 
  “广东的装备制造业,相对于其本身的通信设备等信息行业来说,其实薄弱一些。”屈贤明直言。但他认为,近年,广东对于装备制造业非常重视,尤其是对于智能制造的大力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2015年1月,广东省政府印发《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对于广东省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屈贤明看来,广东对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视,这背后也是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这几年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招工难直接带动了企业对于自动化等装备的需求。”屈贤明说。
 
  而这种带动作用已经逐步显现。据广东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今年对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机器人保有量4.14万台,占全国18.8%,占全球2.49%;当年新增1.82万台,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球6.9%。分析认为,从数据可见,未来全球机器人应用市场主要增量在中国,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增量在广东。
 
    “这种自动化的需求实际上也是广东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屈贤明表示,除了旺盛的需求,广东拥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而推动机械技术和制造技术相融合,本质上就离不开信息产业的支撑。
 
  “可以说,需求旺盛,信息业基础好,这是广东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优势。”屈贤明说道。
 
  城市之间要做好错位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业
 
  为了推动广东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14年,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正式启动建设。对此,屈贤明认为,以城市群的方式,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一个重要的产业带来发展,“这是很好的构想。”
 
  他表示,从产业特点来看,相对于珠江西岸“六市一区”,位于东岸的东莞、深圳、广州更多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是偏向于外向型经济的城市群。而珠江西岸的“六市一区”则更多是以民营企业、内生性经济为主的城市群。
 
  “这样一种内生性经济的城市群,本身又有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集结起来发展,本身就是有能力,也有条件去发展。”屈贤明说。特别是珠西民营经济,在过去,主要是凭借“三来一补”的方式切入到全球产业链条。“民企多,在此时是一种优势。”他认为,民营企业依据自身的转型需求,将直接带动珠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屈贤明建议,在推动珠西万亿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发展时,“城市群不能只干一件事,每个城市都应该抓住自身的特点。”他认为,在推动城市间错位发展上,“政府可以多做一些引导。”
 
  在做好城市群间错位分工的同时,屈贤明强调,广东要注重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如果和通信设备行业相比,广东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际上晚一些。”屈贤明表示,早在2010年,他在调研广东信息产业时,发现当时很多企业用的都是国外的设备。“如果你要发展新一代的信息设备,装备跟不上,自然也就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为此,他强调,广东制造要升级,包括产业要提升,必须升级装备,“这就要求广东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技工短缺尤需重视企业需加强在职培训投入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对此,结合当前广东正在大力推动“互联网+”产业,屈贤明认为,应注重做好“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融合。
 
  他认为,发展智能制造本身就离不开与互联网的结合。“在智能制造的发展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都是重要的技术和环节。”比如企业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必然需要结合市场信息进行分析。“这时候,你就需要和互联网的结合。”
 
  而无论是发展装备制造业,还是加快智能制造,屈贤明认为,当前人才短缺的问题尤需重视。
 
  屈贤明表示,现在广东的不少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内,经过真正训练和培养的技工比较少,大部分都是上岗前的一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就开始操控自动化的设备。
 
  “实际上智能化工厂并不见得就是无人化,相反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屈贤明认为,用智能化设备主要替代的是工序繁琐等劳动,对于懂得操作设备、懂得编程或对数字化设备有维修能力等工种反而需求量增大。
 
  为此,他建议,各大院校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既懂得机械硬件,也懂得软件的跨学科人才。”
 
  但屈贤明表示,当前许多企业已经非常缺乏这类人才,如果单纯等待学校培养,周期太长。“所以,企业一定要注重在职培训。”他建议,比如可以对于一些拥有高中生学历的员工,建立起一定的培训设施,例如设立一条简单的自动化生产线。在这样的培训区域内,进行几个月的培训,这也能比较好的解决当务之急。
 
  抓关键产业打造行业示范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服务
 
  对于广东接下来,应该如何发展装备制造业,屈贤明强调,一定要找准广东的“特色”。
 
  他认为,首先必须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特别是要抓好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软件产业等的发展。这样的关键产业,屈贤明认为至少包括了比如传感器产业,“因为智能制造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进行感知。”
 
  抓好关键产业的同时,屈贤明建议,要打造一批行业的示范点。“不同的行业做不同的示范,并成为行业的榜样。”他举例道,比如在深圳,有一家做无线计算机的企业,自己改造外围设备。“这些实际上是为行业提供了示范作用,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而为了推动更多的中小型装备企业挺进价值链上游,屈贤明认为,应鼓励企业打造基层创新的团队。“企业要做信息化,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团队,而基层创新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
 
  “未来,广东在发展装备制造业,要走出一条用中国装备装备自己产业的路。”屈贤明表示,比如在陶瓷、家电等产业,一些巨头在利用智能制造改造自身工厂的同时,通过改造工厂形成自己的经验,再用这些设备的经验去服务于同行。
 
  “在广东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屈贤明表示,以家电行业为例,包括美的、格力等企业在加快自身工厂智能制造步伐的同时,也开始进军机器人产业。“未来,这样的一批企业,有望带领着广东制造,走向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服务的制造业转型之路。”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杜尔高效环保的Oxi.X RE系统助力Orafol净化溶剂(挥发性有机)废气

上一篇:

智能制造转型 制造企业需要五个切入点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