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智能制造转型 制造企业需要五个切入点

2016-10-07 20:59 浏览:298 来源:智能制造   
核心摘要:智能制造,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而名声大振。智能制造,离不开对各式各样的智能系统的构建,从智能产品到智能产线,从智能物流到智能服务,从智能组织到智能企业。在需求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的
 


智能制造,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而名声大振。智能制造,离不开对各式各样的智能系统的构建,从智能产品到智能产线,从智能物流到智能服务,从智能组织到智能企业。在需求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已经迈入“万亿时代”。

近年来,“机器换人”项目在中国遍地开花,“数字化工厂”展现了信息化制造的强大魅力,“互联工厂”模式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等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关键技术,在新一轮革命发展浪潮下必将成为重要的角色。在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下,中国智能制造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智能制造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

 

 

类比于人脑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过程,智能系统具备五个明显步骤: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这五个明显步骤最大限度地统合了所有的智能系统,也清晰地划出了一个边界,那就是,智能不仅仅是来源于信息领域的人工智能,也包括了来源于工业领域的工业智能和其它类型的智能。

智能制造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要充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产品本身的复杂性,如企业内部管理、外部供应链协同,生产过程、使用过程充满了高度不确定性。

而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和自组织化,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内核,将促使制造业实现深刻的变化。

数字化提高了产品或机器在功能上的柔性。




网络化瓦解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所带来的信息对称消灭了多数中间环节。




知识化使得工业技术体系得以从人延展到机器,让设备与人类知识在数字世界中达到完美统一。




而自组织化则打破了原有的僵化的企业边界,大幅度削平了知识的高墙壁垒,降低了知识的迁移难度,从而为灵活的组织和群体智慧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支撑。

 

 

紧抓五大点切入智能制造中国路径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委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指出,我国智能制造行业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小、散、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等问题。不过,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着强劲的市场动力,而如何让智能制造产业切入中国路径,则需要各级政府与企业积极思考,通力配合。

 

 

近期,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提出,中国推进智能制造应该考察德国、美国的特色,结合中国的国情来推进。他提出了中国发展智能制造的一套路径,并提出了五个切入点。

 

 

第一点,数字化研发设计,重点推行仿真模拟、三维描述、高速运算、大数据信息工具。

第二点,电子信息技术嵌入产品,提高质量、功能和附加值。特别是关键的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新材料。

第三点,制造设备的数控化,推动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发展。

第四点,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生产流程要进一步由自动化提升到智能化

第五点,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新的制造服务规程,使制造厂成为智能工厂。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杜尔高效环保的Oxi.X RE系统助力Orafol净化溶剂(挥发性有机)废气

上一篇:

3D打印是否已跻身于中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