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晨半导体
晶晨半导体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务起源于美国硅谷,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美国、香港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或支持和销售分支机构,产品遍及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智能芯片供应商之一。
作为科创板001号受理企业,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11日成立,注册资本37000万元人民币,是全球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的领导者,为多种开放平台提供各种多媒体电子产品,包括OTT、IP机顶盒、智能电视和智能家居产品。
天眼查显示,公司于2015年及2017年获得过两轮融资,但具体金额并未公布。2017年为战略融资,投资方有凯石资本、红马投资集团、中域资本等4家机构。此外,2014年TCL战略入股晶晨半导体。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晶晨半导体发明公布176项、发明授权8项,曾于2017年1月25日,获得红马投资集团及中域资本的战略投资,金额未公布。公司实力等级在1亿元-10亿元之间,纳税区间为10万元-100万元,销售净利润率为0-10%,销售毛利润率为10%-50%。
晶晨半导体最初接受上市辅导,原拟计划在主板上市,后因科创板上市细则推出等多方原因,公司决定改道科创板。
睿创微纳
3月14日山东监管局官网披露,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总结报告,明确在科创板上市。这是第一家明确在科创板上市,并且是完成上市辅导总结报告的公司。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山东烟台,占地约300亩,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睿创微纳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本1.8亿元,是一家领先的、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专用集成电路、红外成像传感器及MEMS传感器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红外热成像、非接触测温与MEMS传感技术解决方案。
2016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025.06万元、1.56亿元和3.84亿元,2017及2018年较上一年度分别同比增长158.46%及146.66%。三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72.15万元、6435.17万元和1.25亿元,2017年及2018年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561.95%及94.51%。
按照产品类别区分,探测器为公司主营业务贡献了最多收入,2018年度的收入金额为1.59亿元,占比41.58%。整机收入占比在过去3年内快速提升,从2016年度的0.03%增加到2018年度的29.47%,2018年整机收入为1.13亿元。机芯收入占比在2018年度与整机相若,为28.22%,金额为1.07亿元。
聚辰半导体
聚辰半导体目前拥有EEPROM、智能卡/MCU、镜头驱动芯片(LensDriver)和运算放大器四条产品线。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电脑及周边、工业控制、智能识别、公共交通等诸多领域。聚辰是全球排名第四的EEPROM供应商,是手机摄像头领域组合产品(EEPROM+LensDriver)的全球最大的供应商。
3月13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在上海证监局官网发布了聚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聚辰半导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进展报告,聚辰半导体决定将拟申报上市的板块由上交所主板变更为科创板。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天眼查数据显示,聚辰半导体目前有15个股东,且都为法人股东。
其中,居于第一大股东之位的是江西和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聚辰半导体28.36%的股份。而江西和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天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是天壕环境。
聚辰半导体的第二大股东是聚辰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持有12.43%的股份;北京新越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聚辰半导体12.33%的股份,位居第三大股东之位。
另外,北京亦鼎投资中心(普通合伙)、北京珞珈天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聚祥有限责任公司等也都在聚辰半导体的股东之列。
华润微电子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旗下负责微电子业务投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高科技企业,亦是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微电子企业,公司以振兴民族微电子产业为己任,聚焦于模拟与功率半导体等领域。
华润微电子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去年在出席首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上表示,2015年-2018年,公司销售规模将从47.8亿元增长到7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5%;2015年-2018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将从最高的63.7%降低到49.1%。排在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之后,位居中国大陆三强位置。
华润微电子对于华润集团来说,其意义不小。因为华润集团产业布局很广泛,涉及房地产、零售、金融等领域,华润微电子是华润集团在科技领域上面的重要布局之一。如果华润微电子能成功登陆科创板,这也意味着华润集团将在科技领域喜提一家上市公司,有利于其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苏州国芯
苏州国芯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从事国产自主32位高性能嵌入式CPU开发、嵌入式产品设计和推广应用的民营高科技公司,承担了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等科研项目,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技术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1月11日,苏州国芯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准备2019年登陆资本市场,会优先选择科创板,并已聘请头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当地政府部门指导下,积极做好登陆科创板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应该是为数不多公开称已经确认了头部券商,并为科创板做好准备的公司,甚至可以说是第一家或者唯一一家。早在去年11月21日,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在苏州市高新区调研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时就明确表态,积极支持国芯公司在上海的科创板上市。
第一梯队企业名单
集成电路领域科创板潜力企业名单中第一梯队的15家企业包括:安路信息、澜起科技、集创北方、晶晨半导体、晶丰明源、聚辰半导体、乐鑫信息、苏州国芯、无锡新洁能、华峰测控、上海微装、上海中微、安集微电子、新晟半导体科技、上海新傲科技等;人工智能领域科创板潜力企业除了目前市场上热传的商汤科技、旷世科技等外,还包括:虹软科技、西井信息、云知声、出门问问、图灵机器人、声智科技、深兰科技、奥比中光、上海博泰、上海联影、星环信息等都有机会。
结尾
科创板的推出,给了VC/PE们新的希望,这意味着新增了一个全新的退出渠道。与沪深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施行的核准制不同,科创板采用注册制的审核机制,只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核,不对企业质地进行判断,这就意味着科创板的IPO效率将会远远超过A股。
国内新一代息技术,尤其是半导体领域的突飞猛进,有目共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类型的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注册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的创业创新型企业是一次历史性机遇,是盘活资本市场,培育优质企业,优化金融生态,将对中国发展为创新驱动型经济起到极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