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谁是“中国制造2025”舞台上真正的主角?

2017-08-02 09:51 浏览:620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笔者曾经接触过很多制造企业的高管,感觉他们普遍不太理解《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疑问就是到底什么是智能制造、什么是两化融合?从现在宣传的案例看,似乎都是投资进行设备、网络和系统的升级改造,实施“机器换人”等等。但是这样做了企业就一定能盈利吗?如果投资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是否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资金链和现金流?特别是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还将持续运行在“L”型曲线的底部,而金融去杠杆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制造企业的老板们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归属制造业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快速下降,虽然2017年开始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但增速仍在低位徘徊。

而当下舞台上各方配角们关注的往往是广大制造企业用来投资的钱袋子,所推销的东西无一例外的是从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所看到的美妙前景。同时对于制造企业们的疑虑往往不能给出明确而肯定的答复。所以每每这类大小活动中,往往只能看到配角企业们高管的身影,而鲜见主角企业们的高管。

潮退方知谁在裸泳

那为什么各级政府出台了这么多鼓励政策,甚至直接进行资金扶持,制造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依然犹豫不决呢?对于民企老板们,关注更多的是投入产出比和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而非单纯的投资规模或经营规模。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显示,民营大企业的数量和盈利能力整体高于国营企业,上榜企业中317家民企平均利润率为3.27%,而183家国企平均利润率仅为1.39%。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都安排了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产业引导,希望看到被资助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按照产业政策引导的方向开展新的投资。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部分引导资金产生的实际带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现在申请政府补贴的企业很多,但有部分企业是抱着“政府的钱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去的。他们往往认为只要故事讲得好、文章写得妙,就可以拿以前的发票找政府报销补助,而不愿意进行新的投资。与此同时,政府也只是花钱买回来了一些案例材料,如果遇到涉嫌“骗补”的企业,那买回来的材料价值就更微乎其微了。

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试想对于采用“后补贴”方式的政府资金补贴项目,如果在项目验收时聘请专业机构严格按申报并获批的方案开展验收,并对拟申请补贴资金的投资时间、投资方向等进行严格审计,那样一来申报政府资金补贴项目的企业还会有现在这么多吗?如果届时还来申报的企业,那才是自己真正想投入、也真正需要政府补助的企业。

对于确实需要事先补助的项目,则可以由政府委托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定向选择投资对象。如果投资成功,不仅可以扩充扶持基金的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后续的扶持能力、扩大扶持范围。

而对于设备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咨询及其他服务商,则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要求服务机构签订对赌协议或服务水平协议、绑定被服务企业预期拟达到的绩效目标,按协议约定的绩效目标进行验收,并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

因此要唱好“中国制造2025”这台大戏,既需要政府搭台营造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更需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通过培育市场机制来消除制造企业的投资疑虑、坚定他们转型升级的信心,将产业政策引导由“输血”变为“造血”,让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和配角们自己尽情发挥,从而最终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蜕变。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IDTechEx:到2028年全球金属3D打印市场预计价值120亿美元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