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国家电网:多表合一要迈过几道坎儿?

2017-04-19 09:53 浏览:673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当成功走出第一步

怎样迈过实施细节坎儿

2016年10月26日,济宁市“多表合一”商业运营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表合一”集采示范工程的牵头方济宁供电公司,收取了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支付的首笔代抄表手续费。尽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接近半年后的今天,最初实施集采的5万户规模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代抄表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毕竟是新生事物,还需要一个过渡期。”济宁中山水务运营总监陈劲松表示。目前,济宁中山水务抄表班的工作人员仍在进行人工抄表,以防远程集抄出现差错。但据济宁供电公司远程集抄系统的数据显示,水表集抄成功率和准确率已经达到99.9%以上。

按照“多表合一”规划的发展方向,“集抄”只是最基础的业务,核、收以及智能用能管理、综合能源服务将是依托“多表合一”能实现的综合性功能。对于公共行业能源企业,“多表合一”能为其深化应用大数据提供支撑,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还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终极目标。

对于“多表合一”,企业更关注的是短期效益,而政府看到的是长期效果。“就像用电量之于GDP一样,公共行业能源消费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经济运行和发展情况,以及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这对于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意义重大。”济宁市政府经信委主任周光全说。但水气热企业对于将自己的大数据上传至“非己”的数据平台这个问题上,显然持保守态度。以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燃气行业为例,他们更希望搭建自己的数据平台与远程集抄系统。然而这样,传输信息通道的重复建设却是笔经济账。另外,信息安全也是公共事业能源企业对“多表合一”信息采集持保守态度的原因之一。

“我们既要保证采集的效率和推广应用的经济性,同时还要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的安全性。我们有相对完备的数据信息安全架构来支撑客户的信息不会从我们这个环节被窃取,从数据最源头的采集环节,到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能确保一切都是可控的,不会出现安全风险点。”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计量处周辉在采访中表示。

不同于水气企业,供热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更为迫切。

济宁东郊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济宁市区三家供热企业中,唯一有热源的供热企业。其10万供热用户中,只有2000余户安装了智能热计量表,可以实现热流量监测。在东郊热电的调控大厅,记者看到实时变化着的用户侧热流量数据,经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传输至热电调度系统。“这2000块智能热计量表分属于4个小区,每个小区的热计量表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商,型号、规格都不统一,每家厂商都会提供一套自己的在线监测系统,平台不能兼容不说还不稳定,时常出现问题。但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进行热流量监测就稳定多了,数据采集成功率非常高。”济宁东郊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调度主任王兆国说。

但热计量表的推广也是个难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的取暖费用都是根据一定标准按照面积来收取,采用热计量表计费的可谓“凤毛麟角”。尽管按面积收费让供暖企业看上去能够旱涝保收,但事实上,供热企业更希望多算算经济账、环保账。“我们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热能的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用户用热少,我们就可以减少生产投入,甚至利用余热供暖。对于企业来说节省了成本,对于社会来说减少了排放、减少了资源浪费,一举多得。”王兆国说。对于没有热源的供热企业来说,按照热流量计费更便于核算经营成本与利润。这正符合推广“多表合一”实现智能用能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综合性服务的最初设想,尤其对当下缓解冬季取暖季雾霾现象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有关热计量的收费标准仍是空白,成为横亘在需求与现实之间的一道坎儿。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page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江苏海伦石化PTA项目最高烟筒施工完美收官

上一篇:

3D打印液压阀块进入生产领域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