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几个我们关注的企业案例。
公司A,做固体颗粒物监测的,公司相对偏早期,尚无成规模的业绩。技术来源于NASA燃料加注项目,之后民用商业化,再加上创始人独特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优化,形成两大类产品。2位千人计划级别的专家,国外还有顶尖的技术专家支持。产品在精度、量程、抗干扰性各方面都比主流产品强大很多。未来除了替代现有产品,他们的固体流量计产品甚至可能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
公司B,做自动化生产线的制造和集成。本身就是智能制造的一个风口,公司B专注于汽车电子行业,本身汽车电子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对于自动化产线这块的市场规模达到百亿,而公司B在这个细分行业已经是国内第一。做产线的设计和集成需要对下游的生产流程、工艺比较熟悉,具备一定的门槛,下游需求旺盛也使目前行业生态相对良好。从公司B本身来看,客户基本都是世界500强,他们是泰科全球最大的非标生产线供应商。团队经验、技术丰富,也已经开始对其他行业、对未来进行布局。
公司C,做精密光学产品和系统。从光学元器件起家,逐渐转型为精密光学系统提供商,不仅仅在传统的天文领域,包括生物医药、激光通讯、激光加工等等各类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公司C的技术被认可能够媲美国内五大光机所,参与国防项目攻关,比如卫星星际激光通讯,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活,能够提升激光产品损伤阈值。公司C的三块业务实际上已经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光学元器件是基础,军用产品打磨公司的技术实力,再到民用市场真正将前期的技术积累商业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进一步支撑其他业务板块发展。
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分销商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分销商实际上是产品和客户需求之间的桥梁,承上启下。仪器仪表行业有一些特点,上游大而散,各种厂家、各种产品、各种型号;下游应用行业也很广泛。对于上游厂商,分销商能解决渠道问题,使厂家能够专注产品研发;对下游客户充分理解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另外,在座各位不知道有没有对IC分销这块领域熟悉的,实际上上游大而散、下游应用广这些特点和IC产业非常的相似,而IC产业无论从行业发展阶段还是行业格局,和仪器仪表行业相比都更成熟。IC产业的发展可能能给咱们一些启示和指导。目前全世界前三大的分销商都是通过收购发展壮大的,安富利1991年到现在96单,艾睿电子1986年到现在107单。主要收购的动机是什么呢?有三点,获得上游产品授权,进入下游高增长领域,完善细分行业技术解决方案。
实际上,光我们国仪投资一家基金不够,我们希望更多的资本能投入到仪器仪表行业中来。我们也对合作伙伴有一些要求,包括5点:认可行业、产业资本联盟以及国仪投资的价值,有强大的资本实力进行大规模投资,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业内口碑,能够灵活的配合各种资本运作,最后除了资金以外,能够提供其他资源帮助企业成长。目前,已经有一些知名的投资机构和我们一起看项目,准备进行联合投资,包括国投创新和九鼎投资。国投创新管理着200亿先进制造产业基金,背靠国投集团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央企身份也能与各级政府沟通协调;九鼎投行与投资协同一体模式,投行团队可以保障后续IPO、并购项目的执行和投资退出。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