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发展机遇是产业整合的机会。有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结论就是任何行业里产业整合都是必然发生的,或早或晚,领先企业不断整合,强者越强,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胜利者。咱们行业里的老大丹纳赫,20年收400家,上公开宣称,并购是他们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行业老二赛默飞也差不多,包括体量小很多的安捷伦,从惠普独立之后,也是不断的收购整合。实际上,我们国内很多仪器仪表细分行业,由于一直搞价格战,搞低水平竞争,少数的领先企业并没有资本实力去做产业整合,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资本的力量去推动,资本扶谁,谁就是最终的龙头。我们相信,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完全应该出现一家和丹纳赫和赛默飞类似体量的巨头,怎么诞生出来呢?只有靠产业整合
第三,能提高技术,就有发展机遇。怎么提高?要么自己研究,要么去收购。以往自己研究都是企业单独研发,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投入不足,重大项目攻关搞不定;二是即使搞出来,产品很难被其他竞争对手接受,导致技术的经济效益不能真正释放。怎么改善呢?通过行业来联合投资。大家找一个有潜力能解决共性技术问题的第三方公司,把资源投进去,真正实现技术突破。突破之后呢,成果优先满足参与投资的业内公司,反过来也保障这个技术真正把价值实现出来了。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正在推进的一个项目,如果这个模式突破出来,那么将对行业生态非常有益。另一种技术突破方式就是海外收购。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收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海外也有成熟的资源网络,我们可以去美国德国以色列找技术,当地也有成熟的中介服务机构。而合作方式也已经多种多样,不仅仅可以直接收购公司或者技术知识产权,还有技术定制,一定时间内进行定向的技术攻关,或者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分享中国市场的收益,合作方式非常多。
我们认为整个行业有这么多的投资机会,那自然而然的,从自国仪投资开业、产业资本联盟发起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与企业多种合作方式。一个基本的想法,我们能够接触到行业内的大量资源,包括资金、上下游、协会、专家、人才,以及行业外的资源,包括资金端、券商、咨询公司、产促会、政府机构等等。如果能把这些资源汇聚起来,投入到行业里面合适的企业合适的项目里,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才是行业基金作为资源整合平台的意义。
从企业的角度,我们理解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也是差异化的。初创/成长期企业的特点,规模小、增长强劲,但需要借助资本力量扩张,同时需要各种产业资源才能支撑得住业务扩张,最终要登陆资本平台,挂牌新三板,A股IPO。对于这些企业,我们定位超级奶爸,缺什么资源补什么资源,托也要托上资本平台。成熟/转型期企业的特点,规模大、但增长放缓,作为已上市公司,核心需求充分利用好资本平台,通过外延并购维持业务增长,甚至进行新业务领域拓展。对于上市公司,我们定位超级奶妈,以上市公司为主,满足各种需求,帮助上市公司培育优质资产再装入进去。
对于初创/成长期企业,实际上除了资金之外,也需要各种产业资源,甚至战略发展建议、资本运作的辅导。实际上资本运作的规划和战略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必须综合在一起去考虑。国仪投资除了能够提供资金支持,我们背靠中仪协和产业资本联盟,可以向公司输入各种各样的资源,缺客户就找客户,缺人才就找人才。我们核心团队几个人也都是投行出身,可以提供新三板、IPO的各类资本运作指导。最终目标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早日完成上市。从投资角度来看,相比于企业现状,我们更看重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公司是否有领先的核心技术,有没有一定的市场地位,行业前景预期好不好,短期的增速如何。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