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生物业绩成长迅速,2012年至2016年增速均保持25%以上,营收CAGR为32.5%。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36.87%。其中,磁微粒发光试剂从2013年起产生收入,2015年收入达2亿元,增速大于100%。
安图生物毛利率波动程度不大,在2012年至2016年均保持在70%以上,随着发光试剂占比的提升,有望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17年安图毛利为7.06亿元,主要由发光、微生物及代理产品等板块贡献。其中发光占比最大,超过60%。公司净利率平稳保持在30%到40%的水平,2016年实现3.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80%。
盈利预测与评级:化学发光是IVD行业增速较快的领域,公司作为国内化学发光的龙头,技术领先、产品线布局日益丰富,渠道加速布局,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有望将来实现对国际产品的进口替代,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的EPS分别为1.08、1.40、1.77元,对应2017-2019年动态PE分别为42X、32X、26X,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5.2迈克生物
迈克生物1994年在四川成都成立,2015年5月于创业板上市。目前是国内IVD龙头企业,以代理海外知名体外诊断品牌起家,搭配公司自产产品销售。公司产品布局完善,几乎涵盖了微生物之外的主流领域:生化、血球、发光、PCR、POCT、测序等产品。
产品线布局全面,放量开启。迈克早期产品主要是生化试剂,通过代理和自产,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从产品布局来看,公司与海外龙头罗氏、雅培类似,采取全覆盖战略。随着行业的发展,终端对于产品的需求从单产品转为整体解决方案,产品线延长,保障了未来的增速。短期内,迈克发光的快速增长可以有效带动收入与利润的增长,其他细分产品线在2017年以后也即将放量。
集约化采购模式,开启销售新策略。迈克从代理商起步,渠道一直是公司的优势。自2014年迈克开始尝试检验科集约化采购模式,截止2016年底已有超过200家战略合作医院。随着控费压力,打包模式成为未来行业销售模式的新趋势。迈克率先开启此种销售策略,积极收购各地渠道商,目前已有6家渠道商,分别是北京、广州、吉林、内蒙、新疆和湖北。集采业务独立于代理体系之外,不再受区域限制,因此代理产品有望在其他区域放量。
迈克2012年至2016年公司业绩呈增长趋势,2016年实现收入14.8亿元,CAGR为24.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1.2%,代理产品占收入的50%-60%。
近5年毛利率均保持在50%-60%之间,于同行业相比较低的原因在于,公司含有大比例代理业务,自产部分的毛利率接近70%,随着发光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的提升,其毛利率是有提升可能的。近几年利润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净利率有所下降,是由于13年公司进入业务铺设期,大规模整合市场渠道,导致费用上升。接下来,进入产品放量阶段,收入和利润将迎来大规模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是体外诊断领域龙头企业,尤其是在技术壁垒较高的化学发光领域竞争优势明显,未来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代理+并购的方式不断扩充产品线,深度覆盖生化、免疫、微生物、血液分析领域,提高市场份额;营销渠道扩张和医院打包模式为产品销售带来巨大市场增量,我们预计公司 2017-2019年EPS分别为0.71、0.90、1.12元,对应2017-2019年PE 分别为34、27、22 倍,维持“增持”评级。
5.3新产业
新产业于1995年在深圳成立,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体外诊断试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于2010年2月将中国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成功推上市场,打破了国内市场长期被罗氏、雅培、西门子、贝克曼四大家垄断和技术封锁的局面。新产业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目前在创业板转板过程中,是上市公司中纯正的发光标的。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