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研究
德国零售业联盟2015年零售业行业报告
2016-07-19 21:47  浏览:466

同时,个人消费中零售业的占比也在不断下滑。由于需求存在一定饱和,而且家庭设施配置程度较高,占比下滑也许不足为奇。但这一情况却对其他行业,比如生产和进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顾客不需要的、零售业不卖的,也就没有必要再生产了。虽然零售业运用了高端技术,并且进行了技术改良,但零售业作为国内经济的中心组成部分仍旧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产业。该行业中目前从业人员人数为300万,人员数量呈增长趋势。

二、针对不同收入群体制定公平价格

零售业不仅为我们的国民经济做出了贡献,也因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创造了对各个收入阶层都很具有吸引力的商品价格。这个行业由此确保了消费价格的稳定性。

制造商方面所提高的价格一般不会完全转嫁给消费者。零售业,特别是食品零售业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趋势上看一般都会对价格快速上涨起到抑制的作用。

食品价格的走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德国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

除了外部的因素,消费者对于食品新鲜程度和质量的高要求也是推动价格走高的一大原因。现在的消费者比起之前几年更愿意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为公平贸易和地区发展支付(一定的)高价。

可持续消费也是近年来食品价格显著走高的一个原因,但也许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2013年至2014年间食品价格增长了11%。当然不同种类的商品价格增幅有着很大的区别,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涨了价或将要涨价。

就整体趋势而言,我们可以观察到价格的日趋不稳定性。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波动的幅度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首先针对那些对经济发展情势特别敏感的产品,如可可和咖啡。

另外,需求的时高时低也影响着肉类、水果和蔬菜价格的起起伏伏。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强劲需求也抬高了许多产品的价格。在一些人口较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居民也变得越来越富庶。其他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还包括周期性的价格波动、特殊气象事件和不断走高的能源价格。

供应商方面也存在一些因素造成价格的上涨。使用农业用地生产生物能源的问题招致社会广泛的讨论。除此之外,涉及食品的供货情况时,我们谈的不仅是数量上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质量上的要求。对于食品的合格与否总存在相应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食品的安全性。

(来源:富基融通 编译:李俊耀 中德商务事务专家)

2/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