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这几大领域应加大投入

2017-04-04 22:35 浏览:436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核心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趋势。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适用于中国制造业的所有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趋势。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适用于中国制造业的所有行业,未来将贯穿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整个过程。

    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这几大领域应加大投入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很快。虽然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公路、中国航天等一张张“中国名片”让无数国人深感自豪,然而想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我国与工业强国之间仍有着不小差距,而未掌握的核心技术也有很多。

    NO.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工业4.0的最佳助手,是未来50年的全球大力发展的产业,也是中国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

    不过,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本掌握在日本手中。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就在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均来自日本。而处于第二阵营中的工业机器人厂商,也以日本厂商居多。

    NO.2工程器械

    工程机械是我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城市建设等领域。虽然在这一领域我们有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山推、厦工、国机重工等优秀企业。但是我国在关键零部件上仍然残留问题,特别是工程机械高端液压元件的缺失,成为了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隐疾。

    NO.3轴承

    轴承是工业社会的关节,虽然我国早已成为销售额和轴承产量位居世界第三的轴承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轴承使用大国。当前,轴承仍然是日本、瑞典、德国的天下...

    NO.4半导体加工设备

    《中国制造2025》对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020年之前,90~32纳米工艺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实现90纳米光刻机国产化,封测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在2025年之前,20~14纳米工艺设备国产化率达到30%,实现浸没式光刻机国产化。到2030年,实现18英寸工艺设备、EUV光刻机、封测设备的国产化。

    不过,半导体加工设备基本被日本及美国霸占。在英特尔评选出的SCQI奖和PQS奖中,在前十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美国有4家,剩余6家均为日本。

    NO.5高精度机床

    当前,机床名企大部分出自德国、日本以及瑞士,而世界最高精度机床主轴则是来自日本精工。高精度机床和材料学并称为工业之母,是一个国家的机床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衡量其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实际上,除了以上几点之外,中国制造由大到强仍面临跟多严峻挑战。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趋势。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适用于中国制造业的所有行业,未来将贯穿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整个过程。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孚康中大型PLC年交付破万套 ,做对了什么?

上一篇:

顾建党: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瓶颈是核心工业技术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