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不确定性
(1)智慧城市需要应对不确定性问题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信息化工程的顶层设计主要区别是对不确定性问题是否关注。传统信息化工程是在确定性环境中进行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系统可行性,而不考虑不确定性问题,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是甲方领导的责任。
智慧城市涉及的范围广,项目生命周期长,很多不确定性问题是在运行后才产生的,面对如此多不确定性因素,没有领导能够处理所有不确定性问题,因此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投入极大的精力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其思维方式必然要超出系统工程学的范围。
(2)用机制设计解决不确定性问题
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办法是设计有活力的机制,即设计能够自动追随预定目标的机制,使系统成为活的生命体,能够发现问题、发现与预定目标的差距而自动调整向目标逼近。系统的感知能力与反馈改进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要将激励机制与反馈改进机制作为设计重点,使所设计出来的智慧城市运行模式有长久的生命力。
3、从组织视角认识信息化问题
(1)组织化是效率的主要来源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高度重视组织化理念。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效率。人类的效率是组织合作的结果,人之所以能够超出动物界是因为人有更好的合作能力,一个社会有效率的原因是社会分工组织得更为精细与合理,同样,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也主要是已有技术更有效地整合与集成,成功的新技术被保留下来并被集成到新的创新发明之中。总之,组织优化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从组织视角看问题更能够认清效率提高的本质。
(2)信息技术提高了组织化的效率
从组织视角来认识信息化的作用,组织的优化与改进与通信的效率与成本密切相关,组织是由连接形成的,信息技术的核心作用是大幅度提高了连接的效率,影响连接效率的因素包括通信速率,存储容量与软件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使连接跨越了地理、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社会组织合作的效率还提高了各种技术集成创新的效率,推动了人类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
(3)组织化与信息化本质的一致性
组织视角是另一个方向的信息视角,组织资源是另一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智能手机丢失让人最不愉快的不是保存的对话内容丢失而是通讯录丢失,通讯录代表的是关系网,是组织路线图,说明关系积累比数据积累更重要。关系网成为比资料更重要的信息资源。数据资料是连接的瞬间结果,而连接是永久的数据。在信息科学创始人眼中信息、秩序、组织都是不确定性的减少,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此组织状况应当如同数据、软件、秩序一样被视为信息资源。
(4)认识组织化的成本
从组织视角认识信息化会对信息化的成本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会将用户的组织视为信息化工作的一部分,在估算信息化成本时会考虑数据的组织成本与用户的组织成本,而不会低估数据整合的难度。在估计项目成功率时不会只考虑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成本与开发难度,而会充分估计业务组织化的难度,会选择组织资源好的环境入手提高成功率。
(5)充分利用社会的组织资源
从组织视角认识信息化将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社会的组织资源,会将社会的通信环境、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人员的组织化程度、相互合作的默契程度都视为组织资源,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会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注意不断增加社会组织资源的积累,使后来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我们会理解为什么同样的信息化服务在传统的商业城市会做得更好,因为精细的商业分工为城市积累了更多的组织资源,可以在信息化中发挥作用。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