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智慧城市发展关键:如何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

2017-04-01 10:16 浏览:1103 来源:智慧城市决策参考   

2、设计逼近目标的激励机制

顶层设计不能碰到难题就寄希望于行政措施,呼唤“一把手工程”,行政措施不仅昂贵的而且只是短期起作用的因素,无法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长期性问题(如信息共享、数据开放问题)。智慧城市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可以通过设计激励机制来推动项目机构迭代改进,自动逼近既定目标。

利用激励机制管理长期服务是高层次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战期间巴顿采购降落伞要求老板试跳保证了降落伞的质量;英国船运犯人赴澳大利亚按到达人数而非出发人数付费减少了途中的死亡率;顶层设计应多学习用机制管理目标的办法,如果将信息共享、数据开放的经费依据开放的结果支付也许会改善政府数据开放的效果。

3、整合目标,追求1+1大于2的效益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最大的贡献是搭建更有价值的项目链而不是细化现有的项目。项目的细化是执行部门的事情,顶层设计人员的任务是组织创造项目的增值效果,也即要追求1 + 1大于2 的增值内容,有效地组织项目实现全系统升值,顶层设计要规划项目的配套与互补,不能进入增值链的孤立项目应为能增加整体效益的项目让位,以促进产生1 + 1 大于2的增值效果,而这种增值效益经常是低层设计人员看不到的。顶层设计核心任务是将分散、独立的项目连接成效益服务链和服务生态环境,这是顶层设计创造价值的主要途径。

4、精简目标,追求小而新

顶层设计改进的重要原则是精简项目而不是增加项目,减法才是顶层设计成功的关键。目前大多数顶层设计都是在政府各部门上报了许多部门信息化项目基础上来设计的,这些项目加起来远远超出了政府能够支持的能力,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精选项目,只有少而精的项目才是可能成功的。项目力求少而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经费拮据,而是管理的精力、经验与人才的不足,不得不保证重点。顾及不到的项目不列入全市的重点工程管理,重点管理的内容少些成功率就会有很大提高。

四、改变顶层设计的思想方法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顶层设计,对不能落地的顶层设计都能在思想方法上找出其问题的原始基因,对思想方法的反省能够提高顶层设计的水平。

1、反对信息化的本本主义

(1)信息共享并不都是有用的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危害最大的是信息化本本主义。尤其是对信息资源、大数据的迷信。对息资源共享的认识就有很大问题,信息共享做不好主要原因是没有选择,并非所有的信息共享都是有益的,多数信息共享是得不偿失的,只有小部分才是有价值的,打通所有信息烟囱、连接一切信息孤岛并不符合经济规律,不加选择地推动信息共享必然要造成大量的浪费,使有效益的信息共享因精力分散而难以成功。

(2)大数据只是工具而非目标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大数据应用上,大数据确实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但是再重要的技术毕竟只是工具,工具自身并不能创造效益,不是所有的大数据的应用都有价值而值得一做的,如果把大数据应用当成信息化的目标,要用解决的最终问题反倒被忘记了,这种大数据盲目性若不加制止,大数据应用也会成为一场劳民伤财的闹剧。

(3)有选择才有效益

有效益的信息化与得不偿失的信息化只隔着薄薄地一张纸,信息科学的理论要产生效益靠的是恰当的选择,效益产生的条件是苛刻的,它是一连串精心选择的结果,没有选择就没有效益,信息化本本主义不懂选择,必然一事无成。而企业家最懂得选择的价值,他们将最有可能产生效益的场景视为机会而抓住不放,企业家不会傻乎乎地推动全面信息共享,而会紧紧抓住少数有效益的信息共享,效益并不来自信息共享,效益来自聪明的选择。

3  4  下一页>  余下全文page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理想汽车CEO李想年薪6.4亿

上一篇:

太阳能2017年首季业绩“预喜”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