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2014年开始正式动工,2016年是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主体实施年,也是地下水监测工程水质监测仪器采购年。此项目包含一个国家地下水监测中心,首次仪器购买金额近1500万元。除此之外,各省也开始纷纷采购监测井配套的自动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水位计、水温监测设备和采样器,金额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
2016年11月21日,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将投资45亿元完善国家、省、市三级排水监管平台,形成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管体系。
环境监测运维服务市场全面开启
2015年7月7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调研时提出要厘清不同层级的监测事权。随后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环境保护部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监管重心下移。为配合监测事权的上收,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随着改革的进展,我国在线环境仪器的运维工作将从环境监测站逐步交接到第三方运维服务公司,新的市场模式逐渐形成。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国家网的事权上收。2016年12月22日,国家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总结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标志着全国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上收工作如期完成。2016年中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选取了部分国家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站点和国家环境监测网土壤风险点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第三方运维服务试点。2017年初,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站点的第三方运维开始招标。
随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示范作用、经验传播以及相关规范化文件的颁布,各地市也纷纷开始采用第三方运维服务。按照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点和水质自动监测点的目前规模以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服务购买价格,我国在线环境仪器运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几十亿。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