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全面解读工业物联网及其技术

2016-09-19 22:41 浏览:367 来源:OFweek工控网   

2.2.3工业物联网技术标准的难点

工业物联网终端推广的最大障碍,就是工业物联网终端的标准化:

目前工业物联网技术在中国蓬勃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强劲,据专家估计,未来3~5年内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业物联网也会随之等到发展,终将形成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大市场。现今,制约物联网技术,尤其是工业物联网技术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则是终端的不兼容问题,不同厂商的设备和软件无法在同一个平台_卜使用,设备间的协议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物联网的普及和终端的大规模推广前必须解决标准化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接口标准化:工业物联网的传感设备由不同厂商提供,如果每家的接口规则或通讯规则都不同,便会导致终端接口设计的不同,而终端不可能为每个厂商都预留接口,所以需要传感设备厂商和终端厂商一同制定标准的物联网传感器与终端间的接口规范和通讯规范,以满足不同厂商设备问的硬件互通、互连需求。

数据协议标准化:数据协议指终端与平台层的数据流交互协议,该数据流可以分为业务数据流和管理数据流。中国移动与爱立信合作制定的WMMP协议就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协议,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带动数据协议的标准化进程,方便新研发终端的网络接入及管理。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主导,相关行业联合制定出类似WMMP更完善的通用协议,以满足各种应用和不同厂家终端的互联问题,扩大未来物联网的推广。如智能电网中统一采用IEC击1850通信协议,对加速电力工业物联网一智能电网的实现必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催化剂的作用。

3、工业物联网的关键应用与未来

从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来看,工业物联网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工业物联网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例如空中客车(Airbus)、丰田汽车通过在供应链体系中应用传感网络技术,构建了全球制造业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供应链体系。

生产过程工艺优化: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维护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应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生产流程。

产品设备监控管理:各种传感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了对产品设备操作使用记录、设备故障诊断的远程监控。

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工业物联网与环保设备的融合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各环节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支持其智能排污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实现智能排污自动监控装置、水质数据监控装置、水质参数检测仪等设备的集成应用。在重点排污企业排污口安装无线传感设备,不仪可以实时豁测企业排污数据,而且可以远程关闭排污口,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电信运营商已开始推广基于物联网的污染治理实时监测解决方案。

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矿工设备中,可以感知危险环境中工作人员、设备机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态信息,将现有分散、独立、单一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系统、开放、多元的综合网络监管平台,实现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快捷响应、有效控制。

石化设备智毹测控:将工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到石油勘探、开采、运输等环节,建立油井生产智能远程测控系统,实现对石化生产设备的智能测控和管理,促进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应用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水、火、顶板、瓦斯等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监测,建设和完善安全监测网络系统,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应急响应水平。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最为典型的工业物联网的应用之一,但由于智能电网肩负着国家工业所需能源输送的重任与国民经济的基础,考虑到安全性,电力工业物联网可能仅为一张具有物联网意义,但局部相对孤立的物联网。例如:江西省电网对分布在全省范围内的2万台配电变压器安装传感装置,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用电检查、电能质量监测、负荷管理、线损管理、需求侧管端研发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一年来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

另外,与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将是工业物联网应用的生命力所在。工业物联网正在工业领域广泛渗透和应用,并与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智能化的制造体系。这一制造体系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工业物联网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8个领域。

泛在感知网络技术:建立服务于智能制造的泛在嘲络技术体系,为制造中的设计、设备、过程、管理和商务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目前,面向未来智能制造的泛在网络技术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

泛在制造信息处理技术:建立以泛在信息处理为基础的新型制造模式,提升制造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目前,泛在信息制造及泛在信息处理尚处于概念和实验阶段,各国政府均将此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大力推动实施。

虚拟现实技术:采用真三维显示与人机自然交互的方式进行工业生产,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目前,虚拟环境已经在许多重大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三维数字产品设计、数字产品生产过程仿真、真三维显示和装配维修等。

人机交互技术:现代传感技术、传感器网、工业无线网以及新材料的发展,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和水平。目前制造业处在一个信息有限的时代,人要服从和服务于机器。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逐步进入基于泛在感知的信息化制造人机交互时代。

空间协同技术:空间协同技术的发展目标是以泛在网络、人机交互、泛在信息处理和制造系统集成为基础,突破现有制造系统在信息获取、监控、控制、人机交互和管理方面集成度差、协同能力弱的局限,提高制造系统的敏捷性、适应性、高效性。

平行管理技术:未来的制造系统将由某一个实际制造系统和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虚拟的人工制造系统所组成。平行管理技术就是要实现制造系统与虚拟系统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企业认识和预防非正常状态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智能决策和应急管理水平。

电子商务技术:目前制造与商务过程一体化特征日趋明显,整体呈现出纵向整合和横向联合两种趋势。未来要建立健全先进制造业中的电子商务技术框架,发展电子商务以提高制造企业在动态市场中的决策与适应能力,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制造业。

系统集成制造技术:系统集成制造是由智能机器人和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共存、协同合作的工业制造系统。它集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于一身,使制造具有修正或重构自身结构和参数的能力,具有自组织和协调能力,可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当前,工业物联网可在部分需求迫切、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带动性强的工业领域,围绕关键环节开展物联网的应用试点,必将会催生和推进工业物联网在中国智能工业的发展。

4、结论

从目前的工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行业应用现状、终端研发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当前的工业物联网的商业模式、技术应用、通信互联、数据云端处理、安全等等方面还不成熟。但是,随着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及其逐步建立的更可靠和严谨的虚拟化数据中心(DC),且通过对各种能力资源共享,必将会推动我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也就能带动我国的工业向更高等级的水平发展,提高我国的工业水平以及国家综合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产投·蜂鸟概念验证训练营 -走进北京邮电大学活动圆满结束!

上一篇:

华为与ESI签署合作备忘录 创新高性能计算加速工业制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