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国产传感器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突破!

2023-08-07 17:07 浏览:3813 来源:中自网   
核心摘要:从市场到资本,目前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已开始爆发,根据麦肯锡预测,长期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120万亿级别,是一个崭新且空间庞大的蓝海市场
           从市场到资本,目前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已开始爆发,根据麦肯锡预测,长期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120万亿级别,是一个崭新且空间庞大的蓝海市场。据艾瑞咨询预测,2021年到2025年国内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千亿。

传感器是机器人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量或仅次于关节模组。

传感器市场高增长率表明机器人对于传感器有强烈需求。此外,国产机器人企业更倾向于打造可控的全产业链,将对国产传感器、减速器等上下游有旺盛的需求,这是国产高端传感器的时代机遇。例如,人形机器人需要用到多种传感器,包括力矩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编码器、温度传感器、六力传感器和惯导传感器等。其中,惯导传感器(IMU)是实现人形机器人姿态控制的核心,六力传感器是力控、摆动稳定控制的核心,可精准测量随机变化的力。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扩张,有望带动传感器行业进一步扩容。

当前,智能传感器在工业4.0时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是是物联网技术的最底层和最前沿,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智能传感器上游主要为设计、原材料以生产设备供应,下游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超万亿,我国高端传感器仍处于起步阶段。传感器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产业链条较长、产品种类众多,各类产品国产替代进程各不相同。


规模效应更强的领域,更容易率先进行国产替代。目前,传感器行业龙头以海外公司为主,如安森美、基恩士、应美盛等,这类公司在其细分传感器赛道收入规模高、市占率高。我国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成长空间大。目前,智能传感器市场空间将逾500亿美元,家电+汽车+工控是智能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的预测,2020-2026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年均增速有望超过14%,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接近800亿美元。从具体的下游分别看,智能传感器主要聚焦在消费类产品和工业类产品,2017年家电和汽车分别占比达到23.15%和18.52%,占主要部分。此外,工控、医疗、飞机和船舶等领域对智能传感器的使用量也较为普遍。


 


国内市场仍由外资主导,高端传感器芯片约80%依赖海外。当前,我国传感器市场仍旧由外资主导,国内供给能力略有不足,全球龙头企业如爱默生、西门子、博世、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占据约60%的国内市场份额,尤其在高端市场,约80%的传感器芯片依赖海外企业,剩余的份额也只要集中在几家上市公司手中。从国内格局看,当前市场较集中,我国传感器行业TOP5企业占据了国内传感器市场约40%以上的份额,其余约60%为中小企业,产品或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或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从发展历程看,传感器经历了结构型、固体型、智能型三个阶段,而前两类传感器,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对数据采集、处理等流程的需求。因此,融合了AI技术的智能传感器开始受到关注,也是国内传感器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突破口。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杜尔高效环保的Oxi.X RE系统助力Orafol净化溶剂(挥发性有机)废气

上一篇:

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6000亿元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