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中国制造2025:工业软件成“新四基”关键

2016-09-06 08:08 浏览:2076 来源:睿商在线 余文   
核心摘要:过去制造业有四基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基础零件发展好了,工业就有了根基,可以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日前在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如今,为了更好地让
 “过去制造业有’四基’——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基础零件发展好了,工业就有了根基,可以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日前在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如今,为了更好地让制造业的同仁们重新认识和进一步思考有关数字转型的发展过程,工信部提出了‘新四基’:在未来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推动能力建设的新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抓住一硬、一软、一网、一台来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


什么是新四基?

什么是“一硬、一软、一网、一台”这“新四基”?

怀进鹏解释说,“硬”是指自动控制和感知硬件;“软”是指工业核心软件;“网”是指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

据悉,这样的说法是今年5月份,在国务院28号文件中首次提出。

“去年5月份,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今年5月份又发布了我们所说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意见。”怀进鹏指出。

很明显,“新四基”的提法,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升级版。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涵盖了从2015年~2045年间30年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是第一阶段。而“新四基”在笔者看来,则是第一阶段的基础。

实际上,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的工业4.0以及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异曲同工。但与德国、美国最大的不同在于,身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目前尚未进入世界级的制造业强国——既没有德国在传统工业领域的雄厚基础,也缺乏如美国般引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技术。因此,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不仅要解决产品质量提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制造业升级转型等基本问题,还要跨越“一硬、一软、一网、一台”这“新四基”的门槛。

 

软件成为重要生产要素

实际上,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智能制造,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问题。

“我们讲个性化制造、协同制造,都在不断推动我们过去的传统工业经济,从B2C的方式转向了C2B。”怀进鹏表示,在这种新的模式下,软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制造业无缝集成,强化了制造业竞争的资源配置、入市时间、产品灵活性等三个基本功能,创造着新的生态和新的应用方式。

在他看来,无论美国还是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都把过去简单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

“我个人认为,工业软件所代表的软件协同将支撑工业制造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未来的工业将走向智能制造。积极拥抱两化融合的智能制造业将会更具有竞争能力。”怀进鹏表示,推动中国工业软件全生命周期的发展,大力加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关键。

除此之外,怀进鹏还表示,工业软件的发展还需要加强产业生态建设,要加强在工业安全和保障技术的支持,有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软件的突破重在生态建设

实际上,国产CAD软件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是全军覆没,例如中航工业的飞豹,得到了“武直10、歼11B”等中国所有型号的飞机的大规模使用。

“波音777研发的时候,采用了800种软件——机、电、光、磁、游、热等等。”中航工业首席顾问宁振波研究员坦承,“中国人工业化周期比较短,单个软件的应用还比较简单,但要管理协同这么多的软件应用就太难了。特别是全三维的工艺仿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中航工业首席顾问宁振波研究员

据悉,传统的工业体系是试错法——基于物理样机的各类模型;而进入现代工业体系之后,产品的建模包括过程建模,形成完整的数字样机,最后从数字样机映射到产品制造,完成全数字模型的虚拟仿真。

“波音747采用传统的研发手段花了12年时间,而777采用数字化生产技术,花了四年半上天,而且比20多年成熟的747更好。”宁振波举例说,通过数字化仿真,可减少60%以上的风洞试验,大大降低研发周期,提升质量,比如通过飞豹研制的空警2000飞机,22000个飞行部件,花了4年时间,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基于全数字样机转阶段评审的外形样机,还让中航工业在同一时间段有时间顺便研制了民用航空标准的初级教练机。

当然,中航工业属于部队体系,必须自研开发设计制造工业软件。但对于软件产业来说,单点的突破,有益于整体的提升。

事实上,用友重点关注的四个应用领域,除了数字营销和客户服务、企业社交和协同办公,企业财务、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智能制造。

在用友董事长兼CEO王文京看来,支撑企业互联网化的四个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三种不同形态的部署方式,这些关键的基础技术的换代,从原来的传统技术架构到今天新一代的企业计算的技术架构,其关键在于推动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用友董事长兼CEO王文京

“我们的研发模式朝着小团队快速开发和运营结合的新模式进行转变。实际上,对于我们处于这一领域的厂商来说,对我们自身也是一次巨大的转变。”王文京表示,推进企业互联网化一定要基于生态的模式,软件不仅定义了产品,也定义了制造,定义了企业的研发、管理、运营等。

很明显,工业软件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新四基”的关键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赋能西部智造跃升!“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在渝盛大开幕赋能西部智造跃升

上一篇:

中国家电巨制造业扎堆布局工业机器人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