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吴江区委、区政府宣布实施《全力打造智能工业发展标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了“五个一”工程,其中首个工程就是制定一批行业性智能制造标准。据苏州吴江区工信局副主任科员沈国祥介绍,过去三年来,区工信局在相关行业组织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下,先后制定了六个行业的智能制造车间团体标准。“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贯彻了‘政府搭台、行业组织唱戏、龙头企业为主’的理念,区智能制造协会、光电线缆协会以及通鼎互联、康力电梯等充分发挥了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不断探索推进吴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沈国祥表示。
“我们在探索制定这些标准中,确定了‘博采众长、适度前瞻’的原则。”沈国祥告诉记者,所谓“博采众长”,就是把已经评选到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企业成功做法归集起来,提炼出共性的通用的技术应用和标准,作为标准的基础内容;所谓“适度前瞻”,就是参考国家工信部及省工信厅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南,如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模式应用项目指南,省工信厅评选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要求等内容。“同时,我们还要求各企业把未来三到五年智能制造规划及技术应用融入到标准中去,也就是说,我们发布的六个标准,是在总结过去、展望‘十四五’的基础上制定的。”沈国祥介绍道。
据了解,吴江在推进智能制造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经验,是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在近日省工信厅公示的2020年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拟授牌名单中,苏州吴江共有10个车间成功上榜,新增数列苏州第一。全区累计拥有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34个,占全市的26.64%、全省的10.3%,连续六年保持省市第一。
“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把这些经验总结提升为行业性智能制造标准,相信这些行业性标准体系的制定,必将为广大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参考。”沈国祥表示。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事务所所长刘珏告诉记者,未来将发挥好事务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并结合吴江区智能制造协会的资源优势,为吴江培养更多行业性标准体系制定的专业化人才,开展相关行业性标准项目研究,携手推动吴江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