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日本再挖掘:创新协作中的佛山作为

2016-08-29 12:31 浏览:507 来源:南方日报   

  ■对话

  日本ESJ株式会社董事长山口胜彦:

  为精益生产注入IT灵魂

  当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另一个制造业传统强国日本在作什么探索?“在日本,我们的重点是为精益生产注入IT的灵魂,让TPS(丰田生产方式)与工业4.0相融合。”日本ESJ株式会社董事长山口胜彦说。

  山口胜彦此前在日本一家大型制造业公司从事IT设计30年,对运用IT技术提升日本制造业有过长期的实践。近年来,他开始对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进行比较研究。

  也因此,联合调研组与山口胜彦的对话,便围绕世界制造业大国的趋势对比、日本精益生产的升级方向,以及对中国制造有何建言来展开。

  将工业4.0

  融入到现场改善之中

  南方日报:“工业4.0”已经成为全球工业界的一大热词。日本企业是怎么理解它的?

  山口胜彦:德国提出的工业4.0将工厂作为起点,把顾客和供应商的信息公有化,而美国称之为工业互联网,主要集中在大数据方面,通过分析大数据,构筑新的顾客价值观和商务结构。在日本,我们的重点是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融入工业4.0。它将是一个超级大的可视化系统,涵盖客户、供应商和生产过程的整个供应链,使得工序变得更快速。

  但根本还是要靠“改善”,要通过大数据,让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充分,将工业4.0融入到传统的现场改善之中,加快改善的速度。

  南方日报:在工业4.0时代,日本将如何继续提升精益生产水平?

  山口胜彦:很多日本企业拥有高水平的工艺技术,但却很少关注客人是否需要这种技术和品质,并认为要把产品做得越高级越好。比如说,过去日本企业在电视和电脑行业非常领先,现在却衰败了,原因就在于产品做得太高级,价格太高,客人不接受。

  因此,我认为,日本企业要将TPS(丰田式生产方式)与工业4.0相融合。如果不补齐在IT等层面的短板,日本制造很难走上成功的道路。比如,丰田制造业很强,IT方面弱,这就是问题。

  中日企业有合作空间

  南方日报:你认为,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有何借鉴意义?

  山口胜彦: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对IT的应用还不够,工作人员之间、企业之间的精密协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如果出现不良品,一些企业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供应商没有提供好产品,或者工人没有做好,而很少会自己反省进而寻找背后的“真因”。长久下去,工厂的情况不会得到改善,这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从精益生产的角度,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客户订单做出来的排产计划,精度很高,能够减少浪费。所以现阶段,中国企业应该从准时化生产、自动化方向进行改善,从而降低成本。

  南方日报:中日制造未来有何合作的新空间?

  山口胜彦:对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有非常强的推进能力的,我相信中国企业也会最终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也感受到中国企业有后发的优越性。一些日本企业花了十年研究开发的设备,中国企业拿钱就能买回来,这意味着两国企业的技术合作有不小的空间。

  但我要提醒是,现在德、美讲的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是要多年后才会实现的事情。问题是在此之前,企业需要做什么?对于企业来说,要做一家能在这段时间里赚钱的企业才能活下去。工业4.0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工具和系统,具体到一家企业来说,除了要放眼未来,眼光还要放在现在的“改善”上来。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鑫海矿装磷矿中试验证工业化!创新方案获客户高度认可

上一篇:

从量到质:广东向德国工业4.0学什么?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