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共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现场。 朱柳融 摄

图为中共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在会上作报告。 朱柳融 摄
中新网柳州8月24日电 (朱柳融)记者24日从此间召开的中共柳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获悉,“十二五”期间,该市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累计关停35家污染企业,市区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据悉,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因酸雨泛滥,成为中国四大“酸雨之都”之一。为摆脱酸雨的污染,柳州经历了漫长的整改。
柳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龚继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市通过调整城市工业布局,迁移或关停一批重污染企业。引导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并严格控制企业生产中各项环境指数的变动幅度。
“经过治理,在‘十一五’末期柳州已经甩掉‘酸雨之都’的帽子。”龚继东表示,进入“十二五”阶段,柳州市区空气二氧化硫年均值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呈持续下降的趋势。35家被关停的企业主要为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如柳州市静兰电镀厂因外排重金属废水,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被相关部门依法关闭。
如今,柳州工业仍在飞速发展,但“工业气息”似乎越来越淡。据柳州市环保部门统计,今年6月、7月,该市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走在柳州市区,蓝天白云下,是伴着清风流动的柳江河水,随处可见如红火般炽烈的三角梅、紫薇花。

图为柳州市区全景图。 资料图 摄
据了解,目前柳州市森林覆盖率达65.0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达43.19%和35.99%。该市先后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图为绕柳州市区而过的柳江河。 资料图 摄
中共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表示,未来五年,该市将实施绿色崛起战略,提升宜居城市发展新层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