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配套文件解读

2016-08-24 07:32 浏览:325 来源:亚洲工业网   
核心摘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8月20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以及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的通知。这份《中国制造2025》配套文件将下发至各省、自治区、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8月20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以及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的通知。这份《中国制造2025》配套文件将下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财政主管部门。

    据悉,本批配套文件具体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下面简述文件内容:

    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是为组织实施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而制定。

    我国应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技术创新和社会资本相结合、资源整合与人才发展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在2016-2020年和2021-2025年两个阶段,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

    政府方面将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和探索采取企业主导、多方协同、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另外还将加大资金、财税政策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参与国际合作。

    二、工业强基工程

    工业基础就是“四基”,这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主要针对夯实工业基础,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定制。

    原则上,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产需结合和坚持协同创新,朝着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进展。

    重点任务方面,应该推进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一揽子”突破行动等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还有传感器“一条龙”应用计划等重点产品示范应用。还有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进“四基”军民融合发展的事项。

    文件强调,优化“四基”产业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持续支持力度、落实税收政策、拓宽“四基”企业融资渠道和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也将得到保障。

    三、智能制造工程

    “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重点聚焦“五三五十”重点任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为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内容主要是组织实施好智能制造工程。

    具体目标是关键技术装备实现突破、智能制造基础能力明显提升、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断成熟和重点产业智能转型成效显著。

    重点任务上要完成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基础、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和推进重点领域集成应用。另外还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充,大力推进国际合作,注重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四、绿色制造工程

    绿色发展是国际大趋势,绿色制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所以《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主要目的就是组织实施好绿色制造工程。

    其中,重点任务包括了,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示范推广,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实施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实施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实施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示范应用,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产业绿色协同链接、培育再制造产业;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应用,突破节能关键技术装备、提升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开发资源综合利用适用技术装备;绿色制造体系构建试点,建立健全绿色标准、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和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

    五、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高端装备作为制造业的高端领域,一直是国际竞争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主要目标是实现一批关键装备自主可控、装备应用范围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主体。

    重点发展领域有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以及先进农机装备。

    保障措施方面,除了加强组织协调和健全产业创新体系之外,还需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着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才可以。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孚康中大型PLC年交付破万套 ,做对了什么?

上一篇:

日本在开发可制造工业模具的高速3D打印机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