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宁波成“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

2016-08-18 16:22 浏览:345 来源:甬派   
核心摘要:今天上午9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在工信部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中国
        今天上午9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在工信部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田红旗,新华社秘书长刘正荣,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等出席发布会并讲话。新闻发布会由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罗文主持,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刘树苹、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宁波市副市长陈仲朝等参加。

甬派视频、图文现场直播这场新闻发布会。

9:00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召开的“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罗文主持会议。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田红旗,新华社秘书长刘正荣,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刘树苹,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宁波市副市长陈仲朝。

9:04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讲话。


辛国斌:开展以城市(城市群)为载体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是创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的重要探索,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调动地方实施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路径,共同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并通过示范推广进而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

这次公布宁波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示范城市,也意味着试点示范城市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正式启动。

做好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关键要牢牢把握“试点示范什么”和“怎么试点示范”这两个问题。

试什么,就是聚焦一个核心,要紧扣制造业提质增效这一核心目标;着力构建四个体系,即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重点突出十项内容,即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强基、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质量与品牌建设、中小企业服务、服务型制造、重大政策先行先试等十项试点内容。

怎么试,要坚持三个原则:坚持地方为主,中央引导;坚持一市一案,突出特色;坚持试点创新,示范引领。

要创新试点示范工作的组织实施机制。一是要编制好实施方案,二是要强化部省市政策联动,三是要依托中国工程院和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组织好高端智库咨询服务,四是要联合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做好经验交流和宣传推广,五是要做好跟踪评估和持续改进,确保试点示范取得实效。

9:15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田红旗讲话。

田红旗:受周济院长委托,首先代表中国工程院向宁波成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最高的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是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多年来,围绕制造业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国工程院开展了一系列战略咨询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支持。今年以来,为配合工信部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周济院长亲自带队,组织院士专家先后赴宁波市、珠江西岸六市一区、苏南五市,进行现场考察调研咨询,发挥院士专家的战略智慧,为各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宁波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多年以来,宁波始终坚持把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制造业产业基础扎实,战略定位清晰,甘于寂寞,敢于创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名企培育方面取得了好成绩,涌现出很多闪光点,尤其在新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所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今天,宁波市被宣布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家试点示范城市,这是国家对宁波市长期以来坚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宁波市今后继续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积极鼓励。希望宁波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布局合理、国际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宁波创业创新,培育更多顶天立地的小巨人企业,带动宁波制造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宁波还要积极发挥好示范城市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注重积累形成在全国具有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带动更多的城市和地区乃至全国制造业实现凤凰涅磐,创新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最后,田红旗祝愿宁波早日成为“中国制造2025”进程中的一颗耀眼之星,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示范城市。

9:20
新华社秘书长刘正荣讲话。

刘正荣:“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是引领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跨越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必由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城市群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形成有效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模式和路径,进而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新华社以及中国经济信息社十分愿意为试点示范工作提供支持。

祝贺宁波市被列为第一批也是第一个试点示范城市。他表示,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率先创建经济信息事业。 “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新华社党组对中国经济信息社提出的基本要求。中经社与工信部有关部门开展合作,探索经济信息服务助力“中国制造2025”,有现实意义。中经社要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权威的信息资源和渠道、遍布全国的独立信息调查网络、覆盖全球的经济信息采集加工体系、完备的产业数据库、专业的分析师队伍,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做好服务。

最后感谢宁波市对新华社和中国经济信息社的支持,预祝“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9:24

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讲话。

唐一军:作为宁波市长,我是带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去年5月,我国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勾勒了振兴中国制造的蓝图,吹响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号角。一年之后,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这是宁波的荣耀和使命,更是国家对宁波的嘱托和期望。在此,我谨代表宁波市委、市政府,对国家工信部、中国工程院和浙江省经信委对宁波的关心、支持和信任,对新华社等中央、省级媒体给予宁波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9:29

唐一军:刚才,辛部长、田院长对试点示范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我们将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扎扎实实做好试点示范工作,努力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这里,我简单表个态:

一、扛起责任、勇于担当,以最高的效率打开试点示范新局面。

宁波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等许多个“中国第一”。改革开放之后,宁波凭借港口之便、开放之利,一跃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去年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突破17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工业利税突破1000亿元,形成了以新材料、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8大千亿级产业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培育了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900多家创新型初创企业,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中国十大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我们提出要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领先领跑作用。

当前,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也进入了动能转换、创新驱动的阶段。这次宁波有幸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我们倍感自豪,更深感责任重大。这个责任,就是要把“首个”做成“首位”,把“唯一”做成“第一”。我们要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抓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做好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工作,努力闯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制造模式的新路子,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开路先锋。

二、聚焦发力、勇于创新,以最实的举措创造试点示范新经验。

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重在对准焦距、精准发力,创造新鲜经验,产生示范效应。我们将突出“三个聚焦”,做好试点示范工作。

一是聚焦一流目标。按照“对标国际、领先全国”的要求,以发展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以“智能升级、智慧转化、智力集聚”为特征的“宁波智造”新格局。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坚持“工程式推进、项目式管理、精准式扶持”,着力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三大体系”。在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方面,突出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引领产业,提升发展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等一批新兴产业,扶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方面,建设一批协同开放的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构造创新要素高度汇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制造业发展生态。在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方面,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方式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高水平管理人才队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三是聚焦关键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制造业+互联网”、单项冠军示范培育、质量品牌标准提升、制造业创新和制造业人才提升“八大重点工程”,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强化统筹、勇于攻坚,以最优的服务推动试点示范工作实现新突破。

为抓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试点示范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环境至上的理念,打好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集成战。围绕每一个细分行业和重点工程,出台推进方案,制定专项政策,组建工作班子,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早行动、早见效。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建设用地、财政扶持资金、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向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倾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简政放权上再提速,在优化服务上再加强,全力当好“店小二”,位先进止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创新人才两个积极性,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离不开各级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朋友经常到宁波传经送宝、指点迷津。作为宁波来讲,我们一定以责重如山的担当,以力拔头筹的干劲,以“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成极致”的标准,全力推进试点示范工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宁波应有的贡献。

9:35

现在,进入提问环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问:中国制造2025下一步有何举措?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中国制造2025已经由文件指定转入全面实施阶段。下一步,将健全完善实施机制,以规划和指南为基础,细化责任、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领导工作小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宣传。

下一步,将继续实施五大工程,实施技术改造,实施标志性重大工程。还将加强配套政策举措。同时,抓好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平台,抓好城市试点示范,形成工作合力。

9:40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下一步还有吗?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刘树苹:试点示范城市是抓落实的举措之一。原则上不设具体数量,我们实行开放式的准入,将成熟一个公布一个。宁波是第一个,今年还有其他城市。全国已有30个城市提出创建试点示范城市申请,现在抓紧审核,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9:42

宁波日报记者提问:中国工程院下一步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有哪些考虑?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田红旗:两个方面:继续组织专家院士,配合工信部对试点示范城市进行调研、考察和支持,对典型案例、地区进行研究,提出建议;二是我们列了两个重大项目,制造强国和工业强基,下一步会继续实施。

9:50

浙江卫视记者提问:宁波成为首个示范城市,对浙江有何意义?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宁波作为浙江、全国的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对浙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宁波是全国首个、唯一,对浙江意义重大。

第一个意义,是国务院、工信部对宁波、浙江的信任,也是对改革开放来宁波、浙江制造业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工信部对我们浙江的殷切希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第二个意义,宁波作为首个试点城市,为浙江推进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难得的开端,开了个好头。宁波制造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许多产业非常具有国际竞争力。宁波成为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必将为浙江的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第三,宁波为浙江推进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典型示范。宁波创建试点示范城市,浙江省十分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工信部的要求和工程院的支持,我们将根据方案一项项抓落实。无论在资金、政策、人才方面,浙江将在力所能的范围内提供最大支持,争取早日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10:00

浙江卫视记者提问:为何选择宁波?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这次选择宁波,真正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作为此次试点示范的要求。中国制造提出了10个重大领域,全国有10省提出了各自的方案。我希望各城市聚焦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宁波是改革开放先行城市之一,民营经济发展好,政府改革意识强。这次方案公布后,宁波的想法与国家的考虑非常吻合,宁波有改革创新的强烈愿望,企业也有这样的意愿,希望在政府引导下,聚焦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与我们不谋而合。希望通过宁波的试点示范,带动相互地区将中国制造2025推进。

10:02

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宁波成为国内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下一步将如何以创建为契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唐一军:宁波创建我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既是国家赋予宁波探路先行、探索创新的重大使命,是宁波借机借势借力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会。是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跨越的重大机遇,也是宁波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厚植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载体。下一步,我们将抓住用好这一难得的重大机遇,找准方位、明确方向、谋定方略,力争创造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所谓“找准方位”,就是从国内外发展大势中找准宁波制造业发展的方位。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我们把“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置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谋划、来实施、来推进,勇于担当、勇当先锋、勇毅奋进,力争走出一条独具匠心、独树一帜的发展路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作出宁波应有的贡献。

所谓“明确方向”,就是把发展智能经济作为宁波今后经济的主攻方向,这一点,我们越来越明确。主攻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智能服务“四大领域”,力争到2025年把宁波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智能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新经济发展样板城市,成为智能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所谓“谋定方略”,就是谋划好制造业创新转型的新路径,特别是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两手硬”,打造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和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两大平台”,实施产城融合+要素集聚和需求牵引+精准定制“两大模式”,努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产品向品牌“两大转变”,全面提升宁波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让宁波在中国制造2025这个伟大实践中实现新跨越,取得新辉煌!谢谢大家。

10:06

中国工业报记者提问:宁波成为国内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下一步,将如何以创建为契机,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宁波市副市长陈仲朝:一是编制一批重大政策,二是培育一批千亿产业,编制3年行动计划。三是实施一批制造业转型升级工程,建立相应的重点项目库;四是建设一批试点示范。五是深化一批体制机制改革。

10:10

发布会议程全部完成,直播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关注。

 

(8月1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宁波制造”迈向高精尖)

作为我国沿海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宁波是全国工业大市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后,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集全市之力,依托城市特色、产业基础和创业创新活力,积极主动为国家制造强市战略实施贡献力量。根据国家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部署和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宁波将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作为服务制造强国、建设制造强市战略的主要举措。

宁波将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构建科学有效、具有宁波特色的新型制造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创新活力足、质量效益好、可持续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的新型制造业强市,更好夯实智能经济发展基础,更好助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更好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宁波将力争通过3年建设,到2019年,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创新上取得重大成果,重点细分行业和企业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广泛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全面推进,制造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成效,成为全国一流制造强市。争取到2025年,成为浙江质优发展的制造强市、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新材料制造基地和人才高地、全球制造业创新网络枢纽节点和优势领域创新技术的策源地之一,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责任编辑:甬派客户端记者 梅子满 易鹤)
下一篇:

英孚康中大型PLC年交付破万套 ,做对了什么?

上一篇:

万众瞩目,平衡车展闪耀申城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