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好的现象是从跟随走向引领。我们做制造业的,这些年感受最深的是,做跟随型企业是没有市场话语权的,只能拼成本拼价格,而现在我们开始培育一个市场,引领一个市场。格力的研发方向是要开发出节约资源、降低环境影响、实实在在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技术。从整个国家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我记得有个调查,10年前消费者最认可的中国制造产品是玩具、打火机、衣服等小商品,现在是家电、手机、航空航天设备和高铁等。这说明什么,“中国制造”在不断进步,不断高端化。这种变化是日积月累的,却又是颠覆性的。
谈面临问题:人才、企业诚信和技术是关键
记者:你认为“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董明珠:首先,我觉得是人才培养。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技术创新非常重要,而要想掌握核心技术,最关键的是人才。人才培养,不是单纯的多付薪酬,更需要营造一个人才成长的环境。
第二个是企业家的诚信和责任。过去我们是出口大国,但不是出口强国,为什么?是因为大多数企业贴牌生产,逐利而行。什么叫企业家?不是你拥有一个企业就是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是有情怀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是能为社会发展带来正能量的。
有一段时间,由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得不到及时的回报,一些企业便“脱实向虚”,有的脱离主业搞房地产,有的为了故事、为了规模而并购。当然,我不是说并购不好,但是很多并购并没有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作为有责任感的中国企业家,应该思考“中国制造”将会给社会、国家带来什么改变。过去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企业家应该让更多人富起来,这是企业家的方向,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这是企业家的责任。
另外就是技术问题。以前中国没有电饭煲的时候,我曾经去国外买过,因为它煮出来的米饭真的好吃,这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缺什么,所以我们下力气自己开发电饭煲。对于国外先进技术,我并不反对购买,但是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要愿意用一种挑战和冒险的精神去做一件事。
谈创新:不应该为了政府补贴创新而去创新
记者:创新是近年来“中国制造”提到最多的词之一,你如何看待创新?
董明珠:我认为企业真正的创新要以消费者为导向,产品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标准来设计制造。
我们不应该为了政府补贴创新而去创新,而是要根据市场、用户、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做创新。比如说空调,以前一开有冷风就行,但现在不行了,要让用户舒适,这是第一点。第二要节能,用空调最好一分钱不花。所以我们研发的光伏空调卖到了全世界。你拥有独有的技术,别人没有,这就是你的创新。所以创新不是跟随,而是突破,是对自我的挑战。
3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