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为优化“双创”服务,再一次明确提出“推动财政资金购置的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初创企业,由于早期资金实力有限,难以自行购买研发创新所必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财政资金购置的很多仪器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浪费现象。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仪器共享”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为解决科研仪器闲置问题、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提供支撑,近年来国家对“仪器共享”工作越来越重视,连续出台相关指导文件,要求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
现状不容乐观
“从我个人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我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特别是尖端的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率不是很高,存在科研仪器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国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相关数据,65.9%的仪器年有效工作机时小于标准机时,其中又有60.8%的仪器年有效工作机时不到标准机时的1/2。
很多学者和决策部门将共享作为大型仪器使用效率低下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仪器的重复购置,降低仪器购置增量;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现有仪器的使用范围,提高存量仪器的使用率。
基于此种考虑,2004年国家启动“科技基础体系平台”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了以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为代表的通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体系、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为代表的中高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体系、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尖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体系和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合作研究体系等四种框架模式。
不过遗憾的是相关研究显示,大型科研仪器的共享情况仍不容乐观。只有43%的大型科研仪器提供对外服务,其中27.9%的大型科研仪器对外服务机时超过标准机时的1/10。
助推共享经济
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共享经济成为近两年的热词。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科技资源相比过去有了更大共享利用的可能性。以“易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仪器共享与研发服务互联网平台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代表。
nbsp;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