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歼20歼31关键部件用3D打印 已经小批量生产

2016-07-27 09:02 浏览:160 来源:亚洲工业网   
核心摘要:据荷兰网站(3ders.org)7月25日报道,中国公布最先的3D打印技术,已经用于制造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和歼-31的关键部件。  上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不可思议的金属3D打印技术--铸锻铣一体化
       据荷兰网站(3ders.org)7月25日报道,中国公布最先的3D打印技术,已经用于制造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和歼-31的关键部件。
  上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不可思议的金属3D打印技术--“铸锻铣一体化”,将改变整个金属加工行业。这项技术将3D打印,铸造和锻造工艺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加工出高质量的零部件,还可以大幅减低生产成本。因此,这项技术几乎对所有行业都会产生作用。中国航空工业专家是这项技术的最先使用者,正在运用3D打印生产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关键部件。这些战斗机包括中国成飞工业集团研发的歼-20和中国沈飞工业集团研发的歼-31。
  参与隐形战斗机生产并不是中国第一次将3D打印技术用于军事行业。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于2015年初在军舰上使用了该技术,不过只涉及到紧急修理层面。而新型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关键零部件,更为高效和可靠。
  作为新技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的张海鸥教授说:“新技术已经打破了3D打印在工业领域的瓶颈。与其它技术相比,这项颠覆行业的技术不仅会显著提高零部件强度和韧度,还会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可靠度。”
  除此以外,研发人员还指出,新技术还可以打印薄壁金属零件,大幅降低设备投资和原材料成本。该技术以金属丝材为原料,材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研究人员称,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技术在航空,制造和汽车行业可以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军事行业也不例外。目前,歼-20和歼-31的部分零部件已经小批量生产,所有零部件都可以集中在一个部件上完成。这非常具有突破性,因为采用传统技术进行多部件集成生产会产生负面效果。使用新技术,所有零部件都可以在钛合金材料上完成,从而拥有非常出色的拉升强度,抗屈强度,延展性和柔韧性。专家称,与传统技术相比,使用新技术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性能更稳定。
  使用3D打印技术的歼-20将会在2017年达到12架,组成一个飞行中队。新技术正在成为中国军工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孚康中大型PLC年交付破万套 ,做对了什么?

上一篇:

3D打印助病患挺直腰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