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生活方式由吃到饱、吃到好奔向吃出健康。但近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多发、频发,不仅对产业发展造成影响,也给人民身体健康和安全带来威胁,已然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
5月19-22日,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产、学、研、用四界千余名专家、学者、仪器制造商等参加了本次会议。在食品行业,色谱是最主要分析检测手段之一,广泛用于食品成分、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等项目分析。值盛会召开之际,为了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色谱仪器在食品行业的发展潜力等信息,笔者采访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食品安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永坛研究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食品安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永坛研究员
食品安全面临机遇与挑战
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式,杨永坛从指导政策谈到实施措施,再到食品安全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习近平、李克强总理多次从不同方面强调,要用“四个最严”,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健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最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农产品和食品安全。“5月4日,刚刚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食品安全专项18个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这些食品安全项目将于今年陆续实施,对未来食品安全保障,增强国人食品安全信心将产生重大影响。”杨永坛讲到。
虽然我国从政府层面在政策上给予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大力支持,但也有些挑战依然存在。杨永坛表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开展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控制机理等还需深入研究;在食品生产、储藏、物流等环节需要加强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的技术研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研究很非常关键。”因此,对食品安全工作者而言,食品安全问题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nbsp;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