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东芝内存业务竞标的最终胜利者不会是出价最高者?

2017-05-09 11:05 浏览:1175 来源:EE Times   
核心摘要:现在的日本舆论一面倒地偏向拯救一家传奇性的本土企业,怪的是很少有人提及该如何拯救东芝的内存业务。NAND闪存业务是东芝集团的支柱之一,那些工程师没有做任何错事,他们努力工作并对公司的营收做出贡献,但他们却要被卖给未知的新老板...

1494208485034095432.png

亚洲工业网讯: 东芝(Toshiba)令人垂涎的内存业务第二轮竞价即将在几周内展开,但其程序的不透明,暴露了日本政治人物、官僚体系、企业领导人以及金融圈之间的利益分歧;许多观察家将这种持续加深的分歧,归咎于正折磨着日本半导体产业的不满情绪。而且,该竞标程序已经成为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焦点,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媒体对该事件如此关注。

不过在指出东芝内存业务竞标程序的漏洞之前,我们得看清楚在这场赌局上有哪些玩家:在第一轮竞标时,东芝将出价者范围缩小为仅四家厂商──WD (Western Digital)、Broadcom、SK Hynix以及鸿海(Hon Hai)。

就在两个星期以前,投资业者KKR以及两家日本官方支持机构──Innovation Network Corp.of Japan (INCJ)以及日本开发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Japan,DBJ)──的联合提案浮上台面,据了解是准备参与第二轮竞标。WD是东芝NAND闪存业务的美国合作伙伴,该公司也坦承已经与日本政府支持的投资者洽谈连手参与第二轮竞标的可能性。

几个日本产业界消息来源指出,最终这场竞标的胜利者不会是最高出价者,而是要看能最对那些政客、官僚以及东芝高层的胃口──如果是这样,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东芝内存业务竞标的最终胜利者不会是出价最高者?

谁对竞标东芝内存业务有兴趣(来源:Takashi Yunogai、日本当地媒体、EETimes综合整理)

一方面,日本的政治人物们渴望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东芝,拉抬日本的国家声望;日本的官僚则一直坚信由上而下的产业政策──尽管自“Japan, Inc.”走下坡,这种策略的成效有好有坏,他们仍想恢复日本电子产业的往日荣光。

在另一方面,东芝的管理高层将出售其最有价值的芯片业务部门,视为自救的唯一解决方案,也能避免从东京证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下市的风险;他们想要尽快摆脱内存业务,如此就能填补东芝收支平衡表上的大洞──因为其美国核能业务Westinghouse Electric Co.的严重亏损;这家东芝旗下的公司已于3月申请美国的破产保护。

在此同时,日本的银行家们则直截了当地表示对竞标东芝内存业务兴趣缺缺,因为该业务正在缩水。INCJ在今年稍早就多次重申,他们没有意愿透过投资东芝的内存业务来拯救东芝,或许透露了些许端倪;INCJ的投资是由日本经济产业省(MEITI)监督。

而就算你不了解日本的政治,你也能察觉到东芝决定出售赚钱的内存业务,其思考逻辑是有缺陷的;其中最大的一个,是东芝坚持不能从东京证交所下市--这件事究竟哪里不好?更令人震惊的,则是日本政客与官僚看来“默契十足”,尽管东芝在过去几年爆出商誉问题,他们从来没对该公司严苛质疑过。

东芝的不良决策范围广阔,包括2015年金额达13亿美元的假帐丑闻,还有在美国核能业务成本巨额超支之后,减列63亿美元的支出,然后在未取得会计师事务所PwC的背书情况下,延迟了两倍的时间提交财报;而东芝在不久前也宣布要换掉PwC,表示这能解决全年度营利陷入僵局的问题并维持上市。

东芝内存业务竞标的最终胜利者不会是出价最高者?

东芝社长纲川智(Satoshi Tsunakawa)在公司官网上宣示将重新取得投资大众信任 (来源:东芝)

要拯救东芝一定得抛弃内存业务?

现在的日本舆论一面倒地偏向拯救一家传奇性的本土企业,怪的是很少有人提及该如何拯救东芝的内存业务,就算他们将该业务称之为日本半导体产业之光。

毕竟,如果东芝的闪存业务成功出售,拿到的钱--估计为180亿美元到270亿美元--最后将会收进母公司的口袋,而不是被卖掉的NAND闪存业务本身;该业务部门的工程师一起被售出之后,也不会看到任何一分“卖身”钱。

到目前为止,可悲的是在日本全国对东芝的讨论中,缺乏来自传统上沉默寡言的日本工程社群之声音…

如果有谁会认真思考对东芝内存业务最好的未来,应该会是那些花了好几年时间开发技术并将之推上市场的工程师们;就算他们通常并非决策者,难道不应该有人问问他们想要什么?说不定他们就有实际的想法,能帮助东芝的闪存业务在全球市场上继续生存。

东芝内存业务竞标的最终胜利者不会是出价最高者?

东芝2016财务年度第一季到第三季(共九个月)的财报数字 (来源:东芝)

1  2>  
下一篇:

江苏海伦石化PTA项目最高烟筒施工完美收官

上一篇:

解读《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