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推动空气净化器滤网的标准制订,其中《空气净化器用滤网过滤器》《空气净化器用静电式集尘过滤器》两个行业标准已进入收尾,预计2018年出台。
“滤网要是用一年还没换,是不是就没用了,甚至还会成为二次污染源?”“但是如果换滤网,八九百甚至一千元就花出去了。这还只是一台空气净化器的滤网钱。一个家里,还不得用个两三台、换个三两个滤网的?”
这段矛盾的嘀咕,估计大部分用过空气净化器的人都经历过。空气净化器后期的滤材费用经常成为消费者怒怼的焦点。有些进口空气净化器的滤网价格确实相对较高,是笔不小的家庭支出。更让人忧心的是,有些粗制滥造的滤网卖得也不便宜,实为欺蒙消费者。
近日得悉,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推动空气净化器滤网的标准制订,其中《空气净化器用滤网过滤器》《空气净化器用静电式集尘过滤器》两个行业标准已进入收尾,预计2018年出台。标准的出台,将为消费者选购合适的滤网提供依据,也将为行业统一宣称做出指导。
标准不统一形成混乱
滤材大多数遵循国外标准,标准不统一,无法同时比较,给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带来不便。
在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实施以后,作为净化产品的核心部件,滤网也同时在受新国标的影响,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阻碍行业发展的因素。
“滤材市场谈不上乱象,主要是滤材大多数遵循的是国外标准,标准不统一,无法同时比较,给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带来不便。”飞利浦生活家电项目经理张志强博士说道。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个是缺少关于滤材的中国标准,另一个是外资品牌空气净化器销量高,各自占据“山头”,从而形成奉行各自标准的局面。现在国内市场上外资品牌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份额占到七成以上,包括美国品牌、德国品牌、日本品牌、瑞典品牌,等等。这些品牌在宣传滤网的性能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和说辞,让消费者无法横向比较,选购起来总有些迷迷糊糊的。
这种无从比较的感觉,也确实给部分企业以可乘之机。“部分进口空气净化器产品,其滤网也确实存在定价过高、成本较低的暴利情况。”资深生活家电评测人李阳告诉记者,“不过大部分滤网的利润率处于主流家电产品利润率的水平,特别是知名国产品牌的产品,其滤材性价比比较高,基本不存在暴利。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不注重质量、鱼目混珠的现象。”
nbsp;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