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
复旦实验室爆炸思考:如何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隐忧
2017-03-29 11:30  浏览:1226

工程技术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工作场所中化学品的危害或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环境。工程控制有以下方法:

替代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是消除化学品危害最根本的方法。世界各国都为之付出巨大投资。我国近几年也投人大量人力和物力,研制使用水基涂料或水基黏合剂替代有机溶剂基的涂料或黏合剂;使用水基洗涤剂替代溶剂基洗涤剂;使用三氯甲烷作脱脂剂而取代三氯乙烯;喷漆和除漆用的苯可用毒性小于苯的甲苯代替;制油漆的颜料铅氧化物用锌氧化物或钛氧化物替代;用高闪点化学品取代低闪点化学品等。

变更工艺

虽然替代作为操作控制的首选方案很有效,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这时可考虑变更工艺,如改喷涂为电涂或浸涂;改人工装料为机械自动装料;改干法粉碎为湿法粉碎等。

有时也可以通过设备改造来控制危害,如氯碱厂电解食盐过程中,生成的氯气过去是采用筛板塔直接用水冷却,结果现场空气中的氯含量远远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含氯废水量也大,还造成氯气的损失。后来大部分氯碱厂逐步改用钛制列管式冷却器进行间接冷却,不仅含氯废水量减少,而且现场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

隔离

隔离就是将工人与危险化学品分隔开来,是控制化学危害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

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化学品用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如隔离整个机器,封闭加工过程中的扬尘点,都可以有效地限制污染物扩散到作业环境中去。

通风

控制作业场所中的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通风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通风分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对于点式扩散源,可使用局部通风。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

危险化学品从生产、运输、存储到使用等一系列环节上,都应该具有较一般物品更为严格的规范。加大对“仓库”危险源识别分析力度,对某些化学品单独储运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并对管理者进行相关培训,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应细至各工作场所。涉事企业安全环境评估、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其执行与外部监督、消防职业化、完善的危化品应急处理预案……任何一个环节做好了,都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结果。希望血与泪换来的是深刻的反思与制度的完善。

2/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