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
世界机器人“四大家族”齐聚青岛 机器人产业高地崛起
2017-07-24 01:20  浏览:1198

功能各异,“青岛造”机器人大有用武之地

“青岛造”工业机器人功能各异,在众多的工业领域大有用武之地,码垛、焊接、机床上下料、打磨、喷涂、切割甚至工业4.0的系统解决方案,都可以完成。

青岛通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服务型机器人一直处于国内前列。其中,智能安保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超声波测距等传感设备,可做到自主避障、定位、导航,可在金库、机场、车站及小区、别墅等工作场景完成安防工作。

青岛天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完成的集成智能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焊接与切割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生产线、工作站、工业组装等。此外,其研发的涂装机器人可广泛用于汽车、仪表、电器、搪瓷等工艺生产部门。

汽车制造领域的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一直被国外所垄断,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采用的冷成形技术生产的钢厚度大,汽车重量也高。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盯准了这一市场,集合公司的研发力量,最终推出的定位于汽车轻量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高强钢热成形自动化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开启了整个热冲压行业的自动化时代。

“这条生产线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机械性能和高安全性。在加热到摄氏900度的高温环境里,机械臂可以在4.5秒的时间内将产品快速拿到压机进行冲压。”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陶喜冰说。

产学研结合,打造工业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

青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不仅有生产制造,还在超前开展产业链的搭建,通过集聚不同产业要素,引进教育力量、高端技能人才,完善金融服务支撑,产、学、研密切配合,全力推动这一新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快速提升。

在7月初刚刚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现场,记者见到了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他告诉记者,新松机器人之所以选择将北方区域总部项目落户高新区,首先看中的是青岛在轨道交通、港口、家电、汽车等产业领域的强大聚合力量,可以让新松机器人的研发生产更贴合市场需求。

新松机器人落户青岛,不仅仅生产机器人,还带来了研发团队、师资教育、金融支持。据了解,未来我市将设立新松青岛中央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以及研发、实验检测、数字装备制造中心等,项目建成后主要开发的产品,包括各类新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及能源自动化成套装备,将从事高端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并进入海洋装备领域。

无独有偶,生产智能码垛机器人的青岛诺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建立中日联合研究中心,意在培养国际化的市场运营和产品研发人才团队。其联合日本减速机帝人集团研制的一体化精密减速机,是国际上首次在码垛机器人上应用,不仅实现个性化定制,还可满足重载荷、可靠性的要求。

“工业机器人产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曲道奎指出,目前青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算法、检测、数控等领域对外部的依赖性仍然比较强,“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避免同类企业的简单叠加,努力打造一个新兴、开放的产业生态系统,让教育输送人才,让研发夯实技术能力,让金融服务提供资本支撑。”

2/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