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解析3D打印医疗器械产品的标准和质量控制

2017-04-06 09:29 浏览:612 来源:南极熊   
核心摘要:在中国,3D打印医疗应用相关的政策,医生和3D打印界人士呼声强烈,缺乏相关的审批认证制度方案,导致先进的技术,医生想用、患者想用,却由于政策法规原因而不能使用。

亚洲工业网讯 在中国,3D打印医疗应用相关的政策,医生和3D打印界人士呼声强烈,缺乏相关的审批认证制度方案,导致先进的技术,医生想用、患者想用,却由于政策法规原因而不能使用。中国的医疗法律法规,大大落后于技术的进步发展,最近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材料室王春仁在2017血管创新论坛上发表了一篇《3D打印医疗器械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引起了小编注意。

1491382059702002416.png

内容如下:

一.3D打印医疗技术简介

1 材料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细胞等。

来源于动物和植物组织的天然生物材料,主要有胶原蛋白、糖氨聚糖、壳聚糖、海藻酸盐、纤维蛋白等。

可降解材料是合成的生物材料,主要有聚α-羟基酸包括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ε-已内酯聚酸酐、聚偶磷氮、聚氨基酸等

2 应用

手术器械、植入器械、活细胞组织器官等。

3. 3D打印特点

实体结构、多孔结构和实体结构加多孔结构。

多孔结构的空隙尺寸、空隙率和多孔的强度可根据设计制造。特别是穿通性多孔结构。

4.3D打印医疗器械现状

blob.png

 二.相关标准和检测技术

GB/T 13810-2007 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YY0117.1-2005 外科植入物 骨关节假体锻、铸件 TC4 钛合金锻件

YY0118-2010关节置换植入物 髋关节假体

YY/T 0651.2外科植入物 全髋关节假体的磨损(第2部分): 测量方法

blob.png

 1 ASTM,增材制造标准化(设计、软件、原料、工艺、产品),ASTM WK 38342,F2971,F3049 ,F2924 ,F3122 ,WK49229。

2 ISO增材制造标准化(通用原则)ISO 52900 , ISO 52921 , ISO 17296。

3 全国医用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增材制造(3D打印)标准,增材制造技术术语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孔隙形态、动静态力学性能、摩擦性能。表面粗糙度、微裂纹、内部探伤。金属耐腐蚀性。

粉末污染:清洗

力学性能:和传统产品比较应等效。

结合强度、剪切强度、剪切疲劳、抗压强度、拉伸强度、耐磨性能、四点弯曲疲劳、旋转疲劳。

多孔结构分析:内部贯通空间结构、空隙尺寸、空隙率、连接筋直径、平均涂层厚度、多孔结构与实体结构的过度结构、表面粗糙度、金相结构。

生物性能:材料的比表面积,可滤出物、降解等。

细胞毒性、致敏、刺激、全身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植入实验、血液相容性。

动物有效性:骨科为例

动物骨植入实验:大型动物,时间半年以上。

(1)图像分析

(2)力学分析

(3)病理分析

(4)安全性指标:生化、血液学等。

1  2>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孚康中大型PLC年交付破万套 ,做对了什么?

上一篇:

Stratasys联合SIAEC加速3D打印客机零部件商业化应用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