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原来是靠连接器起家的!

2016-11-28 09:07 浏览:273 来源:捷配电子市场网   
核心摘要:有人说它是驰骋全球代工业的代工之王,也有人指谪它为血汗工厂。千面富士康,你看到它的哪一面?从原厂到代工厂 在所有人的印象里,鸿海最大的标签是全球代工之王。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它是靠做连接器起家的。 197
   有人说它是驰骋全球代工业的“代工之王”,也有人指谪它为“血汗工厂”。千面富士康,你看到它的哪一面?

    从原厂到代工厂
    在所有人的印象里,鸿海最大的标签是全球“代工之王”。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它是靠做连接器起家的。
    1974,郭台铭用9000美元创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次年将公司更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主打电视机高压阳极帽组件。1978年,成立塑胶模具制造及开发部门,次年又成立化学电镀部门,开始生产家电产品零部件。
    80年代,正是个人电脑起飞的年代,鸿海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军连接器领域。1982年,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打入电脑连接器领域,开始缔造属于鸿海的连接器王国。


    1985年,鸿海正式以Foxconn为名创立自己的品牌,并成功跻身台湾1000大制造企业。1988年,首次踏足大陆,并在大陆设立第一个生产基地“深圳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
    1991年,鸿海在台湾成功上市,到了94年,鸿海已从台湾本土1000大制造业跃升为第93名。1998年,鸿海首度打入美国《商业周刊》全球信息技术公司百强(位居25)榜单。1999年,可谓是鸿海最阔绰的一年,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名企。
    2001年,鸿海跃居台湾民营制造业第一。次年,跃居大陆企业出口200强榜首。从2005年起至今,鸿海就一直是《财富》榜上的座上宾,2015年以8872亿元位列《财富》全球第31位。据悉,鸿海2015财年的收入是阿里、腾讯和百度三家总和的3倍之多。2016最新《财富》排名,鸿海位列第25名。
    苹果加持,一骑绝尘
    富士康之所以在代工领域一骑绝尘,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功于苹果。2002年,苹果第一代iPhone问世后,富士康就成了苹果全球主要代工厂。据苹果官网显示,目前在苹果的18家总装工厂中,富士康独占7家,主要负责产品组装。以下是苹果在华代工厂及富士康占苹果全球代工厂总数的比例:


    在苹果全球18家总装工厂中,有16家为台资工厂,包括富士康7家、广达3家、和硕2家。所有工厂中,14家位于中国,2家位于美国,1家位于欧洲,1家位于南美。
    成也苹果,败也苹果?
    苹果全球销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2015年曾是苹果的巅峰时期,大中华区市场甚至超过了欧洲成为苹果第二大销售市场。然而,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即使遇上“三星爆炸门”也没能让最新一代iPhone销量重振雄风。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业绩也落后于欧洲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身为苹果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的主要业务就是替苹果代工。据悉,富士康近50%的营收依赖苹果。如果没有苹果的代工业务,富士康将会遭受重创,内地多家工厂也将被迫关闭。
    从2007年起,iPhone的订单一度由富士康包揽。2010年后,为避免富士康一家独大,苹果才开始分散代工订单。除富士康以外,苹果其他代工厂还有和硕、仁宝及纬创。


    听说,富士康赚钱全靠它们
    当然,除了替苹果代工外,富士康还为其他手机品牌代工。据说,富士康内部以“A、B、C、D”指代其他四家手机客户。以下为富士康手机制造四大客户为富士康贡献的收益:


    据台湾《电子时报》表示,与去年的iPhone 6S系列手机零部件订单量相比,今年台湾供应商接到的iPhone 7零部件订单下降了30%。
    近年来,富士康一直在积极寻求进一步加强与华为的合作关系。由于华为的代工商比亚迪很难兑现向客户作出的产品质量和交付进度承诺,华为和华硕预计会将更多现有笔记本和智能手机订单从比亚迪转移到其他代工厂,富士康是其首选。
    《日本经济新闻》也曾刊文称,富士康将在贵州省建设新工厂,为华为提供技术代。由于苹果的销量出现下滑,华为公司的销售又出现迅猛增长,因此位于贵州省的工厂项目对于富士康来说十分重要。
    “代工之王”,转型在路上
    虽然,代工仍是富士康目前的主业,但是这几年一直没有停下转型的脚步。2016年,是富士康转型加快的一年,不仅试水了互联网金融,还牵手滴滴,收购夏普。其中,收购夏普,布局OLED产业,最引人注目。以下是富士康近年转型蓝图:


    渠道:2001年,投资赛博数码,占股48%。签约麦德龙,创办大型3C卖场美地亚。
    电商:2011年,富士康电商平台“飞虎乐购”上线,以3C产品为卖点企图攻下B2C电商市场。2013年,富士康借由“富连网”二次进军电商。
    金融:2013年,富士康宣布成立网贷平台“富中富”,为供应链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投资:富士康集团旗下子公司鸿准还于今年9月向滴滴投资了8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分析称,富士康此举是意在进军互联网汽车领域。其实,早在2015年,富士康就宣布与腾讯控股及和谐汽车牵手进军互联网汽车领域了。
    收购夏普,剑指OLED
    2016年,富士康以35亿美元天价收购日本夏普,引发轰动。富士康之所以对夏普穷追不舍,意在通过夏普加速其转型升级的步伐。
    众所周知,夏普是全球最优秀的显示屏制造商之一,在家电、电子机器人技术及软件和演算法、系统整合技术等领域均拥有超强实力。由于富士康的C2M生意模式一直未能得到国际一线品牌的认可,所以富士康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利润,无法直接从品牌客户手中拿到优惠的价格和产品。与夏普的结合,将打通富士康线上线下的经脉,顺利完成向“商贸”方向的转型。
    富士康的野心不止于此
    自打三星在其S系列和Note系列智能手机使用AMOLED面板之后,引发全球震荡。包括苹果在内的众多国际手机厂商纷纷力争加入AMOLED阵营。
    Digitimes Research预计,全球智能手机所用的AMOLED面板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34.5万款增长至2020年的1024万块,到2020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57万块。
    这么大一块蛋糕,对于富士康来说诱惑不小。据悉,鸿海收购夏普后,除了借此掌握夏普6大显示面板关键技术之外,鸿海还意图将夏普的面板资源与群创、F-GIS业成等业者整合,力争超越LGD、三星、松下等韩厂。
    自从传出苹果将会在未来的旗舰机上使用OLED屏之后,富士康就已计划在2019年于中国实现量产OLED面板。目前,夏普已对OLED投入2000亿日元(约合129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智”领未来世界,助力电子制造智慧升级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