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解密中国汽车照明供应链现况及趋势

2016-10-08 21:01 浏览:327 来源:LEDinside   

丽清目前的主要客户为中国本土车厂以及合资和外资车灯厂,包含上海小糸、广州小糸、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其中长城汽车近两年由于SUV车款销量上升迅速,并且新车型全面搭载LED日行灯,因此成为了丽清的主要营收来源,目前占据了其40%的营收份额,长城哈弗的全系列车型车灯模组均为丽清供应。

 ▲丽清车用LED模组客户占比结构图

上海小糸40~50%的模组也为丽清供应。2016年开始,丽清的LED大灯模组逐渐开始出货,并透过上海小糸和大茂伟瑞柯等车灯厂供应给长安汽车以及奇瑞捷豹等整车厂商,用于在中国大陆市场出售的轿车车款。

除丽清外,其他台湾厂商如欧普特、敦杨等也看重中国大陆市场,积极扩建产能,与中国本土车厂的车灯厂、或是较大的外资车灯厂合作,打入中国车灯供应链。

车灯端:大陆车灯厂力图切入整车供应链

在车灯部分,占据最大份额的也是外资或合资厂商如小糸、海拉、法雷奥、斯坦雷等。这些厂商大部分和上汽、北汽等一线车厂具有合资关系,供应关系较为固定,因此本土车灯厂很难切入。

尽管如此,中国车灯厂仍在积极寻找进入机会,从技术门坎较低的内饰灯开始,逐渐转向雾灯、尾灯等应用,最后再发展高毛利的大灯。

目前最大的本土车灯厂——星宇股份已经成功切入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奇瑞等车厂供应链,并且合资品牌整车厂销售收入占比70%以上、前照灯市占率接近7%。星宇股份2015年营收24.68亿元,2016年上半年营收15.50亿元。

除星宇股份外,大部分本土车灯厂仍以后装及改装市场为主,规模较小。但浙江天翀、浙江嘉利、南宁燎旺等车灯厂也在积极布局前装市场,直接参与主机厂的新车型同步开发。

总结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中国大陆车灯产业仍然集中于少数几个国际大厂手中,但汽车照明产业凭借高毛利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已经成为各家企业看好的重点。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以及中国本土厂商的持续发力,市场的垄断局势有望逐渐被打破。

▲梅赛德斯-奔驰近日推出了一种多束智能LED汽车大灯,内部独立的84个LED照明单元能够根据不同的行车状况进行调节,尽可能降低由车灯照明引起的事故几率

此外,LED在车灯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除高端的合资车型外,不少中国大陆本土品牌汽车也在积极推广试用LED车灯。虽然目前仍以内饰灯、日行灯及尾灯等为主,但LED大灯的普及指日可待。这样的趋势为中国本土车灯厂商扩展市场提供了契机。企业在提升自身技术的同时,也应重点关注车厂需求,建立合作关系,跟随整车开发流程进行相应产品的研发,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汽车零部件相关标准

根据笔者调研了解到的信息,大陆本土厂商若想在车灯领域突出重围,不妨先打好根基:一者将制造工厂所需的TS16949认证拿下;二者就产品端而言,通过AEC-Q100/101/200的规范;三者将产品通过ISO26262认证,该认证本身是针对整车验证的,但如若厂商在产品端将其过掉,将会增加竞争力。如果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先从后装打起,未来将有机会打入前装市场。(文/LEDinside资深分析师  王婷)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精密感知力再拓疆界,华旋传感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智能车间正式投产

上一篇:

无人驾驶的关键到底是车还是司机?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