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EV/PHEV)的电气系统中,线束是连接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及其他电子部件的核心“神经脉络”,承担着电能传输、信号交互和数据通信的关键作用,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安全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线束,新能源汽车线束因需适配高电压、大电流的动力传输需求,在材料选型、结构设计和安全标准上均有显著差异。
新能源汽车线束行业产业链上下游联系紧密。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线束生产成本和质量;中游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提升产品竞争力;下游整车制造商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引领线束行业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线束行业的进步。
2020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线束行业的市场规模从68.35亿元迅速攀升至64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5.15%。展望2025至2029年,该领域市场规模预计将从817.85亿元增至1,63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94%,显示出行业仍将保持稳健扩张态势。
全球市场中,日本矢崎、住友电气,德国莱尼,美国安波福等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及客户资源优势,占据新能源汽车线束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则是“外资主导+本土崛起”,沪光股份、天海集团等本土企业凭借成本、本地化服务优势,逐步打入头部车企供应链,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但在中高端市场与外资企业仍有差距。